回到頂端
|||
熱門: 寶林茶室 地震 清明連假

職場大海嘯來了 保住飯碗關鍵是它

中央社/ 2017.04.30 00:00
「消逝中的工作」專題之一(中央社記者陳政偉、蔡怡杼台北30日電)科技影響遍及各行各業,現在人類社會的80%工作,20年後恐怕都會被人工智慧等所取代,面對即將到來的職場大海嘯,學者專家一致建議,要不被潮流淘汰,就必須提早培養數位技能。

職業變遷的速度將越來越快,現在看似必需的工作職務或許在不久的未來,有可能就成為歷史,上個世紀,已經有打字員、鐵匠、電話接線員等很多職業消失,英美、日本等國外研究也分別預測機器人會在未來20年內取代自己國家五成勞動人口。

創新工場董事長暨首席執行官李開復去年11月就曾在一場演講表示,當機器能看、能聽、能講、能懂,未來工作內容不需要5秒以上的思考、屬於中介型和助理型的工作,90%不是沒有了,就是會被人機結合取代。舉例來說,保安警衛、客服與電話銷售員等職業都可能消失。

AppWorks之初創投創始合夥人林之晨也說,估計再過5年,多數新款車輛都會配備自動駕駛,而自動駕駛計程車也會因此開始普及,計程車司機們就算成功趕走UBER,但其實只是暫時保住飯碗。

他說,其實受影響的也不只是司機而已,事實上,當今人類社會的80%工作,20年後恐怕都會被人工智慧、機器人所取代。這項預言跟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研究結果不謀而合。

依據OECD的研究估計,目前進入小學就讀的兒童,65%將從事的新形態工作,而這些新型態的工作目前並不存在;另外,有25%的工作者未來工作機會將因自動化機械而被取代。

面對這場21世紀的工作大洗牌,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表示,客製化、個人化服務的職務比較不會被取代。國發會官員指出,這顯示未來人才培育除著重工作專業技能養成,更應培養運用科技解決問題的數位技能。

不過,辛炳隆也說,台灣現在把少子化視為國安危機,假設未來勞動力需求真的少了一半,台灣現階段的少子化在未來或許也不是太差的事情。

林之晨則建議大家要「對軟體與程式的充分理解、提高對機器學習的掌握、揉合特定領域的能力、不斷學習」等4個重點,才能避免被職場大海嘯吞沒。

其中,人工智慧,主要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正向與負向反饋,學習如何判斷。因此,AI的發展會取代很多人類工作,但也會創造許許多多「人工智慧訓練師」的工作。所以,掌握機器學習是人類佔據制高點的另一個關鍵。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