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夫妻檔醫師宮本顯二、宮本禮子撰寫的「不在病床上說再見:帶著尊嚴離開的臨終選擇」在台翻譯上市,描述日本失智臥床老人普遍被放置餵食管灌食,甚至為防止病人自己拔除灌食管而將病人約束的現象。
為這本書寫序文的奇美醫學中心奇恩病房主任陳炳仁說,日本這個現象和歐美先進國家重視病人尊嚴自主,拒絕為失智晚期病人置放餵食管或約束的社會共識,大相逕庭,台灣卻和日本極度相似。
陳炳仁和緩和醫療團隊利用台灣全民健康保險資料庫研究發現,台灣失智病人生命最後1年,有7成接受管灌餵食,6成接受氣管內管插管及呼吸器治療,1/3被心肺復甦術急救,18%洗腎,比率遠高於歐美先進國家,在亞洲國家中偏高。
陳炳仁說,經控制年齡、性別及其他共病因素後,台灣失智病人接受氣管內管插管、呼吸器治療及心肺復甦術急救的危險對比值是癌症病人4倍以上,這些治療幾乎集中在過世前1個月,但失智病人未順利存活,反而在生命終點受盡折磨。
陳炳仁的研究結果,已被日本老年醫學會主編的國際期刊Geriatrics & Gerontology International接受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