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眼睛變黑輪?吳明珠:針灸扎眼針,出血是最大副作用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17.04.14 00:00

日前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因有黃斑部眼疾,進行中醫針灸治療,從頭部開始扎針,結果右眼出現血瘀的情況,令人擔心是否有後遺症。中醫師表示,眼睛附近血管豐富,且血管大大小小密佈,在進行針灸時,很容易誤踩地雷出血,即造成血瘀。如果患者從來沒扎過眼眶穴道,通常會從手、腳等遠端穴道開始扎起,如果遠端治療效果不佳,才會考慮直接針灸眼眶穴道,也就是扎「眼針 」。

眼睛是五臟六腑的靈魂 肝經、膽經、胃經、心經都在眼部交會

以西醫角度看黃斑部病變,是與脈絡膜新生血管有關的病變,中醫師吳明珠表示,站在中醫觀點來看,眼睛是五臟六腑的靈魂,眼珠是黑色代表腎氣,眼白則是對應到肺。加上肝經、膽經、胃經、心經都在眼部交會,所以五臟六腑氣血虧損,自然會影響到視覺功能,看色彩、線條都有可能產生偏差。所以,必需透過中醫把脈調理虧損的經絡和五臟!

中醫師在進行針灸任何部位之前,會評估患者本身是否有其他慢性疾病,還有營養、代謝力、年齡,以及用藥等狀況。例如,心臟、血管患者是否使用抗凝血功能藥物,如果貿然針灸,即有出血的風險,或是糖尿病患者原本血管通透性、血液循環即較差,所以針灸後也容易出血。

針灸治眼疾分為兩種:遠端取穴、扎眼針

尤其進行眼睛部位針灸時,與中醫師的手法、下針深度,以及部位也有影響,都必需小心謹慎。中醫師吳明珠表示,針灸治眼疾的方法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遠端取穴,另一種則是扎眶內針,也就是採用扎「眼針」直接刺激眼部穴道。遠端穴道開始扎起,若有必要會在頭部相關穴道,還有身體相關經絡針灸,等患者逐漸習慣後才會扎眼針;或者遠端治療效果不佳,才會考慮直接針灸眼眶穴道,也就是扎「眼針 」。

針灸治眼疾的方法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遠端取穴,另一種則是扎眶內針,也就是採用扎「眼針」直接刺激眼部穴道。

頭部扎針相對眼睛扎針 比較不易出血

頭部穴道大多都是採斜刺,而眼針的針灸眼部常用穴道包括:睛明、攢竹、太陽、球後等,針灸直刺大約0.5公分深,斜針深度會比較深。睛明穴及球後穴會直刺,刺1公分深直達肌肉層。由於眼球周圍血管很多,扎眼眶穴道最大的副作用就是針後出血。相對眼睛扎針頭部扎針來得比較不會有出血的後遺症。

針灸一個療程大約12次,1週針1~3次,留針20-40分鐘左右。根據每名患者體質與生活習慣的不同,針灸治療3個月到半年,大致可以感受到改善。提醒,進行針灸之前仍然應該與中醫師詳細溝通,並經過評估適合再進行;如果本身還有一些慢性疾病,或有服用抗凝血劑或血管擴張等藥物,也應該清楚告知。中醫師可以同步調理,避免產生問題。至於針灸後如果有出血現象,前3天內宜採取冰敷,第4天開始進行熱敷。

改善眼睛不適 中醫以促進血液循環為主

改善眼睛不適問題,中醫調理以促進血液循環為主,平常可以多用手指、梳子、刮痧板,前後左右梳頭、按摩頭皮,有助於頭臉部血液循環,讓雙眼更明亮。或是按摩穴位,以手指按壓位於眼頭的睛明穴,接著依序按壓攢竹穴、魚腰穴、太陽穴再順著下眼眶按壓睛明、承泣穴、四白與太陽穴,壓揉到略有微痠感為止,重複按20次,1天至少按3次。

中醫師吳明珠表示,一般體質的人平時保護眼睛,也可以飲用「杞菊明目茶」:

【杞菊明目茶】

做法:用枸杞子30顆、菊花5朵、決明子10克放入杯中,加入沸水泡10分鐘即可飲用。

效果:具有養肝、明目、固精氣等效果。比較適合工作繁重、長期面對電腦工作的人。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15/51836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