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包容過世 天氣 國土計畫法

台大校長涉造假論文掛名事件 清大教授周卓煇:教育部改善方針疑模糊焦點

大成報/ 2017.03.13 00:00
【大成報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清大教授周卓煇今(3/13)日投書指出,教育部今日來函,旨在尋求「改善教師過度追求發表論文數量之問題」,若此是針對『台大校長涉造假論文掛名』或『台大教授論文造假』事件,那麼,教育部所提改善方針失焦,模糊了關鍵焦點,除非,教育部此次所提的改善方針,根本就跟此等事件無關。

身為中國工程師學會工程師倫理委員會創會會員的周卓煇教授說,以『台大校長涉造假論文掛名』事件為例,台大校長涉及的問題很多;最大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違反「學術倫理」,亦即,涉及不當掛名;一個是違反「專業倫理」,亦即,掛名造假論文,卻未負上相當責任;事件被揭發迄今,台大師生、科技部部長、教育部部長與行政院院長等,均拿他沒辦法;不禁令人要想:「台大師生是不是應該發起個『杜鵑花』運動?自清一下。」

周卓煇教授表示,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教育部這次的訴求-"改善教師過度追求發表論文數量之問題",若不是針對台大論文造假事件,這個方針,雖然不是全面性的,卻可以說是正確的,雖然是來得很遲,但也可以說是「總算來了!」

「一年3篇就好,再多無用!」周卓煇教授以其在IBM研究中心時所知,一個研究人員,在年度的評比當中,就只需要拿出3篇好的論文,更多無用;如果,一個人一年有3篇好的論文,10年就會有30篇好論文;論文所發現的,要真的是好的話,申請重要專利,或角逐各種獎項,甚至是諾貝爾獎,都將綽綽有餘了;相反的,一位在貝爾實驗室待過很多年的台灣知名學者說,他們的一位同事,一個星期就可以發表1到2篇論文,單單一年累計就有近百篇;結果,因為論文重要性不佳,其整體表現,仍被公司評到最後幾名!這確實證明:「論文數量過多,無用!」

「一個人若有過多的論文發表,會引發質疑!」周卓煇教授說,因此之故,其個人要十分肯定教育部的這項作為!也就是,要杜絕"過度追求發表論文數量之問題";畢竟,有不少教授,包括校長級人士,為了壯大自己的論文數,特別是好論文數,多所運作,伺機掛名;事實上,國際優秀的研究機構,絕對不會縱容『濫芋充數』的;相反的,無端發表一堆堆論文的人,其品格、操守,常常會被質疑。

「也要杜絕『不當』取得發表論文質量!」「杜絕不當的掛名!」周卓煇教授說,其實,諸多學閥、學霸要壯大的,也不僅僅是『論文的量』;在壯大『論文的質』上面,他們亦多有動作;若不看他們的真正貢獻,而單單看他們論文的『Impact Factor(衝擊因子)』或是『Citation(引用)』,也常常是夠驚人的;原因無他,科技部早早就知道,也有所要求:「論文也要有質」;但是,誰不知道?「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雖然自愛的人會自愛,可是,無恥的人,依然無恥,而且「向來無事」,只要位階爬得夠高、權勢掌握的夠大。

周卓煇教授表示,「砍幾個小教授不是改革」、「改革要先針對敗壞學術風氣的學閥開始」,說了半天,台灣學界風氣的敗壞,就從少數的學閥、學霸開始的;因為他們掌握國家重大資源的分配,負責大筆經費預算的規劃或審批,從「內神通外鬼」、「人選內定」、「真衝突假迴避」等等等,無所不用其極;凡此種種,政府的承辦人員,少有不知此等情事的;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或『樂於享受其間的甜美回饋』。

周卓煇教授表示,「欲治療,需先診斷」,「若全身都是病,就先全面診斷吧!」總之,除了看小,更要看大;除了治標,更要治本;千萬不要忽視『冰山腳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