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4年就已落成啟用的烏坵嶼燈塔,是繼1871年建造的金門東碇島燈塔、以及1872年完工的東莒島燈塔後,連續第3座構造及樣式都十分相近的燈塔,由當時的英籍工程師韓德善(David Marr Henderson)規劃設計、哈爾定(John Ropinaid)監造,主要為往來福州及廈門間的船隻導航。直到1954年,由於兩岸對峙而熄燈。
航港局副局長李雲萬表示,儘管烏坵在1992年解除戰地任務後,就有意復燈,不過由於當時烏坵嶼仍屬軍事管制區,而且至今依然是軍事管制區,因此除了當地居民或在當地服役的官兵,一般民眾想前往烏坵嶼,都需特別申請,否則難以登島。
直到航港局於2013年從海關接管燈塔後,經過不斷爭取,國防部終於在去年7月,同意將燈塔移撥給航港局復燈,航港局也預定於整修完成後,在今年7月重新綻放光芒。李雲萬說:『(原音)這個烏坵嶼燈塔呢,實際上它在1874年就已經興建完成。那我們採用對當地環境破壞最少的這種方式來復燈,那我們準備等天候狀況許可的時候,就會去島上復燈。因為那邊原則上,每15天一班船,從台中港到烏坵去,除非有經過特別的申請,否則的話,一般民眾甚至是阿兵哥,都是很難登島的。』
李雲萬指出,烏坵嶼復燈後,再裝上AI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就能讓船舶在航行時,擁有良好的導航設備。此外,行政院也已核定「全國燈塔整建及發展計畫」,預定從今年起到2020年,整建全台灣所有的燈塔,屆時烏坵嶼燈塔也可望從金門縣的縣定古蹟,升格為國定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