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華府布萊爾賓館 有錢也不一定住得到

中央社/ 2017.02.28 00:00
特派員看世界專欄(中央社記者鄭崇生華盛頓27日專電)若非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縱使他家財萬貫也不一定能入住布萊爾賓館,他的兒女們更無機會大秀到此一遊的照片。要想留宿布萊爾賓館,必須是美國總統的座上賓,台灣曾有3人。

賓夕法尼亞大道1651號,是布萊爾賓館(Blair House)的地址,位於白宮的斜對面。

布萊爾賓館雖然規模與奢華程度,遠比不上馬路另一端有著金色川普字樣當招牌的川普國際飯店,但作為美國總統招待貴客的國賓館,不開放一般人參觀或入住,這一特殊地位,也難怪講究排場與派頭的川普最後願聽勸並改變心意,在就職前於布萊爾賓館住上一晚。

包括川普的長子小唐納與長女伊凡卡都分別和家人在布萊爾賓館的交誼廳拍照留念,他們大方上傳照片引發討論,外界也得以一窺它的神秘。

美國總統當選人就職前都可以入住布萊爾賓館,是自前總統卡特以來的傳統。一般來說,就職典禮前一晚,總統當選人一家人會下榻於此,而每位新任總統都有專屬的布萊爾賓館賓客留言簿,像是前總統歐巴馬就在前往宣誓典禮前,於他的布萊爾賓館賓客留言簿上簽名致意,也象徵開啟他的白宮時代。

受歐巴馬之邀入住布萊爾賓館的外國貴客,會在同一留言本上留言,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據報導,川普上任後,曾與歐巴馬不快的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則重獲下榻布萊爾賓館的機會,不久前訪問華府,成為川普時代布萊爾賓館的座上賓。

作為美國總統接待外賓的場所,包括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及前首相邱吉爾與佘契爾,都曾入住,而布萊爾賓館的特殊角色,也見證參與許多國際事務。

2012年,時任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就接待並舉行8國集團(G8)外長峰會,而美國在兩岸上的外交政策變化起伏,入住布萊爾賓館的人物,則是映證。

根據國務院禮賓處一名官員回覆中央社記者查詢的資料,在美國檔案中,台灣曾有3位政治人物下榻於布萊爾賓館,分別是1960年7月31日至8月3日,時任行政院長陳誠;1967年5月9日至11日,時任副總統嚴家淦;1970年4月21日至23日,時任行政院副院長蔣經國。當時,中華民國和美國還有邦交。

一般來說,布萊爾賓館都會掛上來訪外國貴賓的國旗。後來,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1979年1月28日至2月1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成為大陸入住美國布萊爾賓館第一人,其後,包括前國家主席江澤民與胡錦濤、前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及溫家寶也都於訪美時入住。

江澤民與溫家寶在留言簿上的簽名,已是公開檔案,可在布萊爾賓館官網上查詢,兩人字跡各有特色,而現任國家主席習近平則於2015年訪美時與歐巴馬在布萊爾賓館晚宴並對談,但他訪華府時沒住在布萊爾賓館。

布萊爾賓館還有許多來自外國的珍貴館藏,中國文化更見證美國與中國的連繫。

就在川普兒女們留影的布萊爾賓觀交誼廳內,有兩扇17世紀時的中式屏風,布萊爾賓館介紹,這是各有12面、鑲繪精緻色彩與金屬的木雕藝術,來自一個中國家庭為90歲祖母祝壽賀禮,屏風正面刻畫老太太生平。

另外,布萊爾賓館的傑克森會議室牆上,還掛有清朝慈禧太后的肖像照,據介紹,這幅黑白肖像照還以手工上色,點綴慈禧服裝上皇室專用的圖樣。肖像照於1905年由慈禧太后送給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

建於1824年的布萊爾賓館,最初是陸軍第一位外科醫生的羅維爾(Joseph Lovell)私宅,後於1836年由法官助理出身的布萊爾(Francis Blair)購入,在美國建國初期,布萊爾因投書媒體得到時任總統傑克森賞識,後來還擔任前總統范布倫(Martin Van Buren)及林肯(Abraham Lincoln)的顧問。

二戰期間,許多盟國將領得來華府與美方進行軍事磋商,當時旅館供不應求,時任總統小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決定設迎接外賓的專屬地點,美國政府才買下鄰近白宮的布萊爾私宅及隔壁樓房,改建成美國國賓館,1942年5月,布萊爾賓館迎來的第一位外國貴客─時任秘魯總統普拉多(Manuel Prado)。

住在布萊爾賓館最久的美國總統則是杜魯門,因當時白宮大修繕,他住了1247晚,當時還有安全人員為保護杜魯門而和企圖槍擊杜魯門的歹徒激戰,喪生於布萊爾賓館門前,這棟老房不但本身是歷史,也見證許多往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