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經典電影回顧:衝擊道德迷思的《楢山節考》(下)】

滔客/ 2017.02.18 00:00

在原著小說作者的一個重點在「死」這件事,包括死的必然性、必須性、及儀式性,在死亡面前,人可以超然如仙佛,亦可苟且如畜生,另外跟死最接近的人類生命歷程就是老,在一般社會老人健康是福氣,在小說中老人健康卻是一罪過,阿倫婆婆認為自己一生都被人讚許,但卻因老了後牙齒太多而擔心被說長道短,牙齒是嚼食工具,牙齒健全表示這個老人還很能吃,因此這個老人不僅無法生產,還是一個超級糧食消耗者,在這個村子而言是何等負擔,馬克思認為下層結構會決定上層結構,所謂上層結構包含了法律、文化、意識型態等等,下層結構則是經濟力量,而經濟基本上就是生產力量,顯然在楢山節考的小村莊中,貧乏的生產力決定了習俗文化以及裡面的社會看法:一個掉光牙齒的老人才是美的老人。故可發現對於「老」的認知,仍建立在對糧食的不安這個原則上。

電影是動態且具像的,電影版本裡把老、死、生產等元素,更進一步提煉,更能顯示生存的意義,在此一層面人類和動物是接近的,自然界裡動物的行為是為了活下去,因此牠們不斷獵食與交配,在文明落後的聚落內,即使人類亦逃不開自然界的法則,電影裡面加入的新人物「臭人」,極度的渴望性事已經到了不論對象的地步,當村裡寡婦跳過他與全村男子發生性行為時,他的憤怒未必是來自羞辱,某種程度上,羞辱的感覺是經由先有道德意識而產生,但我認為劇中把所謂道德放到了最邊邊的部分,故事裡的角色的任何作為幾乎不論道德,頂多在主角辰平身上看到了些許的道德掙扎,然而他仍殺了父親並送母親上山等死,而臭人的不滿來自於自己期待已久的性愛本能仍無法宣洩,他甚至能夠接受與動物交媾,如果說電影想傳達一種人與動物的相似點,臭人是一條途徑,在他和鄰居的家犬性交時,他扮演了人和動物的交界點,傳達了人為了生存的本能其實與動物無異。

總的來說,《楢山節考》從小說生老死的生命歷程的探討開始,一步步撥開人跟死亡之間的關係,那是一種恐懼,同時也是一種超脫,人類會有很怕死的時候,也可能會有很不怕死的時候,生與死本該是是自然現象,但村莊裡將老人的生視作反常,並強迫其必須死亡,此行為有點像中國人常說的逆天而行,但這個死則是為了整個村落人口結構的平衡,換言之,這種求取更高生存可能的方式,似乎也符合自然法則裡動物的求生存意識,這一點似乎是具備討論價值的矛盾點,事實上不會有對錯解答,只能說自然法則和人類既有文明意識本就有不對頭的部分,小說的生死問題是比較能夠傾向由文明角度來解讀的,但電影在生存的問題意識上則添加了更多想像空間。

圖片來源/ 豆瓣電影,International Movie Database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