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頭頸都痛、眼框疼痛…5招伸展緩解頸因性頭痛

華人健康網/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2017.02.18 00:00

頸部疼痛到連頭都會痛,甚至延伸到眼睛覺得畏光不適,小心是頸因性頭痛引起的症狀。物理治療師指出,近年來,低頭族使用3C產品、長期彎腰駝背,罹患「頸因性頭痛」有年輕化趨勢,治療上絕不能頭痛醫頭,或長期依賴止痛藥物,建議在家可進行肩頸拉筋伸展5招緩解。

美國脊骨神經醫學博士、專業物理治療師張軒彬指出,觸控式3C產品問世後,「低頭族」成為到處可見的景象。不過要注意的是,頸部位置特殊,扮演神經、腦部訊息的傳遞角色,如果長期姿勢不良,恐造成民眾意想不到的頸因性頭痛。

頸因性頭痛 常伴隨肩頸僵硬不適

頸因性頭痛簡單的說,就是頭痛的根源是由頸椎所引起的。除了頸椎肌肉與關節反射疼痛有部分會引起頭痛之外,研究發現在複雜的頸部肌肉當中,位於頭頸交接處的頸後直小肌, 有纖細結締組織直接連結至背脊髓膜 (dorsal spinal dura) ,一旦這枕骨後方的小肌肉過度收縮緊繃,會連帶牽扯脊髓膜,而影響到脊髓的活動度。

這個發現支持了失調的頸椎肌肉系統,足以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假設。可能引起頭痛、暈眩、高血壓,甚至自律神經失調等問題。此外,由於部分的三叉神經核由腦幹部位向下延伸至頸椎脊髓,當頸椎的小面關結、肌肉、韌帶等構造受到不正常的壓力時,除了頸部的症狀之外,可能干擾到位於脊髓內的三叉神經核,而引發頭痛或面部的疼痛。

頸因性頭痛常見的症狀包括:大多是單側的後腦勺、眼窩、眼眶周邊,太陽穴、前額等部位的疼痛。常伴隨肩頸僵硬不適或活動度受限。有部分可能同時併有(下巴)顳顎關節失調(TMJ dysfunction)的問題。這類型的患者大多可能曾有頸部創傷的病史,例如:車禍後的揮鞭式症候群(whiplash syndrome)、運動傷害、頸椎扭傷的情況。

物理治療門診中,頸因性頭痛是很常見的病灶。

不當姿勢引發頸因性頭痛 拉筋伸展5招復健

尤其隨著現代人生活型態的轉變,長時間的使用電腦、低頭滑手機、彎腰駝背等不良姿勢與習慣,由頸椎長期處於不良姿勢下造成慢性勞損,而引發的頸因性頭痛的案例,有逐年增加的情況,發病的族群也更加年輕化。

美國脊醫博士張軒彬強調,頸因性頭痛在所有不同種類類型的頭痛中,算是相對容易治療的頭痛類型。顯少需要使用手術或侵入性的治療。研究發現給予頸椎適當的脊骨神經矯治(chiropractic adjustment)與治療運動後,通常可同時改善肩頸不適與頭痛的問題,且比止痛藥的治療效果更佳。但頭痛的成因眾多,建議先由醫師評估診斷,以免錯失適當治療的良機。

臨床上,「頸因性頭痛」有3大肌肉群常常因不當姿勢引起不適。拉筋原則為每次伸展停留5至10秒鐘、重複10至15下。以下介紹幾組可以自己在家做的運動來改善不適的症狀,緩解運動僅供參考,若本身已有不適的情況,建議由專業醫療人員評估指導後施做。

1.上斜方肌:

上斜方肌:利用手的重量向下略為施壓即可。(示範/物理治療師張軒彬提供)

將右(左)手置於腰際後,頭轉至右(左)邊約45度,左(右)手輕放於右(左)耳上,利用手的重量向下略為施壓即可。(圖一)

2.提肩胛肌:

提肩胛肌:利用手的重量向下輕壓即可。(示範/物理治療師張軒彬提供)

將右(左)手置於腰際後,頭轉至左(右)邊約45度,鼻子對準左(右)膝,左(右)手輕放於右(左)後腦上。利用手的重量向下輕壓即可。(圖二)

3.頸部前方肌群伸展:

頸部前方肌群伸展:手約略向左後方施壓。(示範/物理治療師張軒彬提供)

頭轉至右(左)方約45度。右(左)手固定鎖骨上方,左(右)手約略向左後方施壓。(圖三)

4.肩胛骨肌力訓練運動:

肩胛骨肌力訓練運動:配合吸氣時將胸部前挺。(示範/物理治療師張軒彬提供)

配合吸氣時將胸部前挺,想像肩胛骨之間有顆網球,並把球夾緊,每次30秒,重複10下。若狀況許可,可手拉瑜珈彈力帶給予適當的阻力,來增加運動的效果。(圖四)

5.枕骨後肌群按摩:

枕骨後肌群按摩:輕壓按壓頭顱骨與後頸部交接處的肌肉群(示範/物理治療師張軒彬提供)

下巴稍稍內收,輕按壓頭顱骨與後頸部交接處的肌肉群與穴道(天柱、風池、完骨等穴位),可以舒緩頸肩部位的緊張與減緩因枕骨後肌肉群緊繃造成的頭痛。此處的按摩只能輕壓,忌諱過度用力以免造成反效果。 每次約1至3分鐘。(圖五)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167/51181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