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專欄/再論臺獨的合理性(二)

蕃論戰/KSH/專欄 2017.01.04 00:00
然則,臺灣是否為中國的一部分?這可從民族學和政治史學兩個層面來觀察: 1、先從民族上看:須知臺灣是與中國同時存於地球上的,臺灣這塊島嶼是自古以來就有人類居住的,在漢人未移入臺灣之前,臺灣已有「平埔族」和「高砂族」生息其間。依據1944年日本小川教授的分類,平埔族包括:凱達加蘭族 (Ketagalan):分佈於基隆、淡水一帶。雷朗族 (Luilang):分佈於臺北盆地西部及南部和桃園一帶。噶瑪蘭族 (Kavalan):分佈於宜蘭地區,部分移居花蓮縣境。道卡斯族 (Taokas):分佈於新竹、苗栗二縣。巴則海族 (Pazeh):分佈於臺中豐原、東勢一帶,部份移居南投縣埔里鎮。巴布拉族 (Papura):分佈於臺中大肚溪以北,清水海岸,部份移居南投縣埔里鎮。貓霧拺族 (Babuza) 或譯為巴布薩族:分佈於濁水溪以北,大肚溪以南地區,部份移居南投縣埔里鎮。和安雅族 (Hoanya):分佈於彰化、雲林、嘉義三縣。西拉雅族 (Siraya):分佈於臺南、高雄、屏東三縣,部份移居臺東縣。如加上西拉雅族的分支馬卡道族 (Makatao):分佈於高屏地區,則共有十族。關於高砂族(高山族)的分類,學者們把他們分為:泰雅族 (Atayal):分佈於南投縣埔里及花蓮縣以北山區,即臺北烏來、桃園復興、新竹縣尖石鄉、五峰鄉、苗栗縣泰安鄉、臺中縣和平、南投縣仁愛鄉、信義鄉,花蓮縣秀林鄉、宜蘭縣大同、南澳二鄉。賽夏族 ( Saisiyat):分佈於新竹縣五峰鄉、苗栗縣南莊鄉、獅潭鄉。布農族 ( Bunun):分佈於南投縣仁愛、信義二鄉、高雄三民、桃源、臺東縣海端、延平二鄉、花蓮縣萬榮、卓溪二鄉。鄒族 (Tsou) 或譯為曹族:分佈於嘉義縣阿里山鄉、南投縣信義鄉、高雄三民、桃源。魯凱族 ( Rukai):分佈於屏東縣三地、霧臺二鄉、高雄茂林、臺東縣卑南鄉大南村。排灣族 (Paiwan) :分佈於屏東縣之三地、瑪家、泰武、來義、春日、獅子、牡丹……等鄉,以及臺東縣之金山、達仁、太麻里、大武……等鄉。卑南族 (Puyuma):分佈於臺東縣卑南鄉。阿美族 (Ami):分佈於臺東縣的東河、池上、長濱、卑南、關山、臺東、成功……等鄉鎮市、花蓮縣的花蓮、新城、吉安、壽豐、光復、豐濱、瑞穗、富里、鳳林、玉里……等鄉鎮市及屏東縣牡丹、滿洲二鄉。雅美族 (Yami):定居於臺東縣蘭嶼鄉。以上所列舉的「平埔族」及「高砂族」(高山族)之區分,並非科學的,因為依據民族學者李亦園之研究,認為高山族群與平埔族群之間,其文化的相似點,似比其它高山族更接近。例如阿美族不管在物質文化、社會組織,甚至宗教觀念與平埔族中的噶瑪蘭族極相似,加以阿美族也居於平地,因此更有理由把阿美族列為平埔族之一。但事實上阿美族被排在高山族之列。所以,他認為「平埔族」與「高山族」的區分,只是語言、風俗、習慣漢化的深淺不同而已。根據考古學、民族學以及體質人類學的研究,無論平埔族或高山族,其固有文化都不受中國、印度、阿拉伯……等亞洲三大文化的影響,足見他們在接受中國漢文化影響之前已居住於臺灣,也許他們的原住地可能在中國的沿海地區,如浙閩地帶,但他們絕不是「中國人」。從文化特質看,他們都屬南島 (Austronesian) 或馬來玻利尼西亞 (Malayo-Polynesian) 語系中的東南亞文化區民族,與居住在太平洋諸島嶼的民族有親緣關係。如把他們也歸為「中國人」或「中華民族」,那是由於「中國」沙文主義、「中國」擴張主義的心態使然。 2、再從政治史上看:臺灣自古以來即獨立的存在,並未隸屬於那一個國家,這可舉中國典籍來說明,郁永河的《裨海紀遊》中說:「臺灣遠在東海外,自洪荒迄今,未聞與中國通一譯之貢。」汪榮寶的《清史講義》中說:「臺灣自鄭氏佔領以前,為馬來種生番所據,未嘗受中國之統治。」高拱幹《臺灣府志》引施琅〈平臺紀略碑記〉說:「臺灣遠在海表,昔皆土番,流民雜處,未有所屬。」又引楊文魁〈臺灣紀略碑文〉說:「臺灣海邦荒服地也,與閩省對峙,惟隔越重洋,其先,輿圖未載,故無沿革可稽。所利舟帆,東連日本,南通暹羅、呂宋、琉球諸國,生齒土番,茹毛衣革,椎結侏離,不知文章,不通華俗,居然無懷,葛天之遺也。」再引李光地〈臺灣郡侯蔣公去思碑記〉說:「臺灣,荒服地也,自鴻蒙初啟,至今四千餘年,未歸版圖。」而鳳山知縣朱繡在高拱幹所著的《臺灣府志》之跋文中也說:「臺灣遠隔層洋,為荒裔之區,草竊之藪,曆漢、唐、宋、明,未入版圖;覽其風俗,不惟無禮樂文章之式,而衣服、飲食、言語悉與中土大相謬 異。」由此可知,臺灣自古並不隸屬中國,臺灣的民族與文化完全與中國不同,而且未曾有來往關係,在政治上更是獨立的。雖然根據《前漢書》卷二十八〈地理志〉卷第八下雲:「會稽海外有東鯷人,分為二十余國,以歲時來獻見雲。」《後漢書》卷八五〈列傳〉卷七五〈東夷傳〉亦有東鯷人的記載,而有人指東鯷為今日臺灣,但詳情已無可考。在臺灣附近海域航行的船隻,偶或有與臺灣接觸者,惟漢人(中國人)活動中心仍僅在華北地區。臺灣當時如果是中國人眼中的「東鯷」,正好可以證明臺灣並非中國的一部分了。臺灣真正與中國發生政治關係,是在鄭成功驅逐荷蘭人佔有臺灣以後,但當時的臺灣也並非中國的一部分。臺灣民眾除前述原住民外,另一支屬於百越族群的閩粵居民,經由日本來臺灣。中國明末(十七世紀之初),當時來往於福建及日本長崎的船隻頗多,居留日本的閩南人亦不少,顏思齊自稱日本甲螺(頭目),儼然成為海外流亡商人的領袖。顏思齊與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等28人,因謀對日本幕府革命不成,而依陳衷紀之主張,駕船遁走臺灣,在今日雲林縣北港鎮登岸,於是安設寮寨,撫恤土番(原住民),然後整船出掠為海盜。但由於顏鄭集團「劫富施貧」,閩南漳、泉同鄉親族故舊,以及為生活所迫、為壯志所動的青年,前來投奔者為數益多。不久聚徒數萬人,仍從事商盜兼行事業,通市琉球、朝鮮、占城(越南)及南洋各國。當時歐西國家,如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也正活躍於東亞海面,從事商盜兼行事業。因此,我們可以說顏鄭集團的經略臺灣是漢人有組織的與歐西各國爭取海權運動的開始。但是這一批臺灣先民和臺灣原住民民一樣,是不受中國統轄的。鄭芝龍的兒子鄭成功於1661年4月,率領900艘船隊,25,000名士兵自臺南鹿耳門登陸臺灣「開國立家」。此一偉業除恢復其父親故土之外,也奠立漢人開臺基礎。及至鄭氏二世鄭經,為抗拒滿清政府招撫政策,曾派葉亨、柯平二人持書覆滿清政府刑部尚書明珠謂:蓋聞麟鳳之姿,非藩籠所能囿;英雄之見,非遊說所能惑。……頃遷界以來,五省流離,萬里坵墟。是以不穀不憚遠隱,建國東寧。……庶幾寢兵息民,相安無事。而貴朝尚未忘情,以致海濱之民,流亡失所,心竊憾之。不穀躬承先訓,恪守丕基,必不敢棄先人之業,以圖一時之利。可見,鄭經不惰其先父鄭成功之志,而其大義凜然,堅拒滿洲異族統治之精神,尤其躍然紙上。不過,早在1662年(永曆16年)4月15日,明朝永曆帝及太子早已被吳三桂絞殺于昆明,大明帝國事實上已經亡國了。鄭氏父子率領不願接受異族統治的先民來臺墾殖,《被遺誤的臺灣》(Tverwaarloosde Formosa, Amsterdam, 1675.) 的作者揆一及其同僚(Coyett et Socii)曾比喻鄭成功猶如荷蘭史上那位可敬的王子威廉(即奧倫治王子威廉 Prince William of Orange)在無法抵禦異族(西班牙)的暴力時,以殉難精神,毅然決堤,任憑海水淹沒家園也不屈服,而率領遺民攜同妻子兒女與財物,漂泊海上,另覓疆土以安身立命也比喻荷馬 (Homur) 史詩上那位虔誠的安尼斯 (Aneas) 一樣,當Tory城被焚,國家被毀之後,保護其子民在海洋上流浪數年,終在肥沃的義大利登陸。鄭氏及其軍民在臺灣建國,實為臺灣成立政治組織的開始,而這個國家即是「東寧」,是獨立於滿洲族統治的中國之外的。 從認知臺海「兩岸關係」的歷史真相,始能得到客觀的結論:臺灣與中國是兩個不同而且互不隸屬的國家。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