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愈氣,愈肥!對抗年底情緒性肥胖,試試這4小訣竅

華人健康網/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2016.12.28 00:00

愈接近年底,肥胖族群求診案例有大幅增加趨勢。減重門診發現,患者中又以「情緒性肥胖」明顯增多;醫師指出,情緒性肥胖,可以說是一種另類的年假症候群,患者常會有壓力性失眠,一直因感覺吃不飽而暴飲暴食,於是暴肥。

台灣肥胖防治衞教學會常務理事暨減重專科醫師劉伯恩指出,一般而言,常有壓力、憤怒、執著性格等,都容易讓人肥胖。主要是因情緒波動,讓腦下垂體也跟著變化,下視丘α值變高,降低了飢餓感,提高了飽足感,吃不飽就睡不好,只好一直吃,連帶地也會使情緒起伏變大,嚴重一點的還會導致飲食行為異常。

情緒性肥胖 飲食行為異常

不停吃的結果,就是體重一直增加。而負面情緒所帶來的壓力,也可能影響睡眠品質,當缺乏睡眠時,瘦素分泌變少,抑制食慾的功能不足,就會讓人想要多吃;同時,促進食慾的胃飢素(Ghrelin)會讓你感到餓,想吃的欲望再加成乘,此外,醒著的時間多,也會吃得多,釀成惡性循環。

研究也發現,一般人處在情緒性肥胖時,對於再健康的食物都是狼吞虎嚥的,這種行為會造成飲食過量和肥胖。因此,建議要放慢吃東西的速度,仔細品嚐每一口嘴裡的食物,用心注意是否已經吃飽,也許能使飲食量變少,降低肥胖風險。

連續春假即將到來,壓力與負面情緒多,容易造成情緒性肥胖。

年節症候群 飲食容易失控

劉伯恩醫師強調,春節連假即將開始,在歡樂的年節氣氛下,有一群人卻因經濟或家庭壓力,導致出現憂鬱情緒、呼吸困難、失眠等「年節症候群」症狀。而這時候要特別注意情緒性肥胖,因此,改變生活習慣與情緒很重要。

同時,由於春節是家人團聚圍爐的好時機,餐餐大魚大肉,往往都不自覺吃下過多的零食與高熱量的食物,加上天氣寒冷,民眾容易在家看電視或打牌,而減少外出活動量的機會,過多體內熱量累積,特別容易造成肥胖問題,飲食控制更不可輕忽。

對抗情緒性肥胖 4個小訣竅

1.練習冥想:

每天利用10到15分鐘的時間,讓自己放鬆情緒、積極想像,也可由此集中注意力,在面對壓力時,可以更遊刃有餘地面對。

2.簡單生活:

在面對各種壓力時,有時先從身邊小事做起,一步步建立自信心,將大事切割成小事來做,也可以減輕心中負擔,讓生活簡單最重要。

3.正面思考:

適度的壓力有時可以讓人看見自己的缺點,進而改進,因此讓自己停止負面的思考,試著正面思考,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4.多多活動:

下班後、假日,可選擇更充實的活動,例如與家人出門踏青,或是製作手工卡片、飾品分送給朋友,這樣的生活模式不但能舒緩心情,更能避免不斷吃東西。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101/50590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