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論文登國際知名期刊 長庚博士蔡承祐榮獲王民寧獎

台灣好新聞/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2016.12.27 00:00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七年一貫制」所栽培的博士蔡承祐,研究表現傑出,博士論文不只躍上國際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並獲得「第26屆王民寧獎」之「國內醫藥研究所博士班優秀論文獎」肯定,長庚大學27日表示,蔡承祐為長庚大學頂尖教學研究成果再添一筆佳績,全體師生同賀。

長庚大學說,蔡承祐的努力終有成果,他以探討成年哺乳動物的大腦神經新生與情緒壓力反應的相關性研究,獲刊於知名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期更得到「第26屆王民寧獎」之「國內醫藥研究所博士班優秀論文獎」肯定。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博士蔡承祐,研究表現傑出,博士論文不只躍上國際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並獲得「第26屆王民寧獎」之「國內醫藥研究所博士班優秀論文獎」肯定

蔡承祐在研究中,透過兩項實驗方式抑制成年小鼠大腦海馬迴的神經新生,其中一個方式較為新穎也沒有被發表過,研究結果都證實海馬迴新生神經細胞對大腦壓力感受的重要性,解釋神經新生與大腦壓力感受相關性,雙重驗證假說,讓結論更扎實,也讓他的研究成果與能力都備受肯定。

蔡承祐 104年底取得博士學位,目前正在美國哈佛醫學院擔任博士後研究員,從事阿茲海默症相關研究。他得知獲獎後開心表示,這是很大的鼓勵,他要感謝學校及系上師長的栽培,特別是博班的指導老師黃國正副教授,不僅協助他完成論文,更把他培育成能夠獨當一面的研究人員。

難能可貴的是,長庚大學生醫系為獎勵蔡承祐完成七年一貫博士學位,特別頒給他20萬元的獎學金,不過蔡承祐認為這筆錢「不應該留在我身上」,他說,自己能有獎牌就很開心,從事博士後研究員也有薪水,希望獎金可以留在系上獎勵更多人。所以他一畢業就以校友身分把這20萬元捐回系上,成就一段佳話。

蔡承祐是從高中開始發現自己對生物很有興趣,上大學後,只要是生醫相關專業課程,他都能學得很好,因此立下要走生物研究的志願。不過,一直到大三以前,他從沒想過要經由「七年一貫」取得博士學位,他表示,這完全是意料之外的事,而這個「意外」主要是源自於他自己的疏忽,錯過申請「五年一貫」取得碩士的機會。

他直言當時真的很沮喪,甚至已經開始準備報考其他學校的研究所,沒想到大四時會趕上「七年一貫」的申請,讓原本就已把博士班列為人生規劃的他,大幅縮短時程,經加倍努力後,順利取得博士學位。

對於未來想與他一樣循「七年一貫」途徑的學弟妹,蔡承祐有感而發說,其實在校成績、專題研究成果等申請規定並不難達成,最重要的是要清楚自己對學術研究是否有熱忱?是否能夠下定決心去面對接下來充滿孤寂未知的研究之路?

他以自己為例,因為有著滿腔熱忱跟興趣,所以從大四下學期得知錄取並進入「七年一貫」學程後,他除了在宿舍睡覺或在網球場打球外,無論平日假日幾乎都待在實驗室裡,雖然很累,但現在的自己回頭來看,他會說一切都是值得的。

不過,他也承認,從事科學研究失敗的經驗遠比成功要多出許多,只是大家永遠只會發表最成功的結果,所以也沒什麼機會讓人看到他們失敗的一面,過程中的挫折沮喪,就要靠自己消化。關於這點,蔡承祐會告訴自己,增加可以執行的實驗,就能增加成功的機會,只要失敗就繼續想任何可行的方案,想多了、做多了,失敗夠多了,成功機會總會來的。

目前從事博士後研究的蔡承祐,未來也希望能夠繼續在學術單位服務。他表示,自己很喜歡教學及單純的學術研究,不過,科學發展趨勢是學界和業界要相互扶持,他很樂見科學研究能有更高的應用性,帶動產業發展,有機會的話,也不會排斥接觸業界。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