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元培林校長在南京以大健康產業人才兩岸創新合作培育模式演講

中央社/ 2016.12.09 00:00
元培林校長在南京以大健康產業人才兩岸創新合作培育模式演講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61209 17:08:17)元培醫事科技大學校長林志城一行至南京參加第四屆海峽兩岸高等職業教育校長聯席會議學術年會,林校長在會中針對大健康產業人才兩岸創新合作培育模式的演講。大健康產業人才應使用「科技創新」模式。健康無邊界,兩岸可使用跨域學習與移地實訓呼應大健康人才實習實訓優點。參加學校分別為台湾26校,大陸42校。

林校長指出,大健康產業涵蓋生技醫藥和健康產業(Biomedical&Health care Industry),指與健康有關的科技與管理。從健康維護與提升、早期診斷到疾病防護、復健、到居家護理、福祇科技和老年安養之垂直整合與規劃等皆屬於此產業,故其涵蓋次領域很廣,大致可分為:製藥、醫材、食品、檢驗、護理、環境科學、體適能與相關新興領域中的醫療資訊與生物科技。

「健康產業」廣義定義也包其他相關之『知識經濟型產業』,如保險和財務管理、精密機械、材料科學、電子資訊以及任何可以直接或間接協助人類健康的。

因此健康產業的成功,必須要做好跨領域之異業結盟。依據先進各國知識發展經驗顯示,活絡合作是激發知識投資、擴散與加值應用的最有效途徑。

資源合作交流互動越緊密,越有利於創新機制的導入及科技研究成果的商品化。特色化聚焦型產業發展合作模式有長期穩定的優勢並能不斷地科技創新。

大健康產業在生、養、病、老、終、死,著重在養、病、老此階段。健康產業需求核心對人體健康狀態的把握即時、整體、動態、個性化。

林校長提出元培醫事科大是台灣第一所創立醫事專科學校,並提出跨域學習的重要,移地跨域學習,合肥幼師幼教至元培護理系、福建中醫大學至元培醫放系學習等,元培學生至日本學習等

以大學、企業、政府為起點在之間發生制度的變化而產生「三元螺旋(Triple Helix)」產官學合作模式,當三者間的交互作用下系統化的研究,會使知識經濟增強社會秩序的預期和交互作用而連續性的重組產官學關聯性,拓展知識對政策、經濟建設的影響(Leydesdorff, 2000)。

機構的增加與藉由機構間網絡關係所產生的外在資源有關。

元培產學聯盟平台1個、策略聯盟機構廠商總數300間(政府單位2個、法人20間) 、建教合作醫院共42間、產學合作廠商超過500間。

創新:大健康的創新過程是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和創新(innovation)的「科技創新」方式,而設備的創新過程是為生產、使用和互動的「產用創新」方式。因此大學其不同的區域產業上扮演不同角色,在大健康產業上是一個知識資源的衍生中心,但在設備供應產業則為被動協助的立場。但共通性是大學可刺激工業的發展。產學結合的五創教育。

兩岸高校合作大健康產業人才培育項目有合作辦學、合作規劃養生園區。雙聯學制(2+1+2)(林肯大學等)。合作研究與科研產品開發並參賽。• 以學生為主體的研討會。教師培訓。健康旅遊。安徽、貴州、福建、浙江省等在醫院健康產業的合作。企業送大陸中醫與護理系學生至元培醫大學習後雇用。與大陸各省、地方政府、社團等結合推展保健服務。推動健康城市、健康促進醫院與健康企業。媒體發表食品安全、用藥安全與健康管理。

兩岸職教先驅蔡元培先生的實利主義與跨域教育理念可以貫徹於大健康產業人才培育中具體實現。「學有用之學,從事製造財富之工」,在產學研合作環境下更能達成。大健康產業人才培育目標,為產業培育人才、為產業研發新技術或新產品。大健康產業人才應使用「科技創新」模式。健康無邊界,兩岸可使用跨域學習與移地實訓呼應大健康人才實習實訓優點。

訊息來源:元培醫事科技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05635.aspx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