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歡迎並向葉望輝先生致敬(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

大成報/ 2016.12.06 00:00
(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1823年12月2日美國第五任總統門羅發表美國史上有名的「門羅主義」,其旨在希望美國今後少管國際事務而多關心國內內政事務;193年後的2016年12月2日剛當選美國總統的川普打破美國37年的紀錄與沒有邦交的台灣總統蔡英文通電話,接受蔡英文總統的祝賀當選美國總統,這通太平洋越洋電話引起世界很多國家重要媒體之重視與震撼而紛紛在重要版面報導並請重量級專家學者或資深記者分析;事實上川普當天和很多國家元首通電話接受道賀,除了蔡英文總統之外還有菲律賓總統杜特律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等等,但唯獨與蔡英文總統的通電話受到世界各國之高度重視,其理由有三:其一是台美兩國斷交37年尚無美國總統或總統當選人親自與台灣總統通電話,從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都沒有甚至連作夢都不敢想,唯獨蔡英文總統開此先例,這足以證明兩件事就是蔡英文政府是最會溝通的政府與及台灣的民主成就受到美國政府與人民的高度肯定;其二是這通電話消息是川普自己率先發表的、不是蔡英文或雙方政府發表的(美國白宮和國務院是看到報導才知道的),可見中國外交部長說這是台灣搞小動作可能搞錯方向了,因這好像是川普在搞大動作吧!蓋川普曾在競選活動中說他若當選總統就要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結果12月2日一早竟和台灣總統蔡英文在太平洋兩端談了12分鐘的軍國大事,川普還公開說「台灣將來得到的一定比以前還多」,可見這12分鐘的電話絕非只有「恭賀你當選美國總統」「謝謝」「也恭賀妳今年初當選台灣第一位女總統」「謝謝」這麼簡單的「小動作」;這是引起世界主要國家重視與重要媒體紛紛報導的第三個理由,不過不管是小動作或大動作,川普總統當選人這次真的幫台灣一個大忙,他應用美國總統當選人巨無霸的影響力把台灣拉到世界政治舞台的主要明顯的位置上,讓世界各國都看到一個紅色不民主的中國如何霸凌高度民主的台灣,川普如此的伸張正義、栽培拔擢之恩情台灣人民都應了然於胸感激戴德的。

當然對於那些協助台灣提升國際地位的國際朋友我們亦要知恩圖報,一定要「吃水果拜樹頭」,尤其像此次台灣正面臨中國高壓的霸凌在國際社會遭受中國與國民黨的內外夾殺之時,竟然還有一些美國朋友出面相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真令人萬分的感動,其中一位就是今天要來台灣參加綠營智庫研討會的葉望輝先生,對於葉望輝遠道來訪並參加智庫研討會奉獻專業之高見,吾人要表示歡迎與表達最高的敬意,相信這也是絕大多數台灣人民的意思。

葉望輝畢業於馬利蘭大學及霍普金斯大學國際研究學院中國研究所碩士,他曾於1987年至1989年在台灣中南部傳教,所以他也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他在台灣二年期間正是台灣民主運動最激烈演進之時期,尤其是1987年蔣經國總統受到台灣人民民主運動之刺激而魂回夢醒就解嚴(世界最長的38年戒嚴紀錄)、解除黨禁、報禁、開放離家將近40年不准通信通電話的老兵返鄉探親(其實這是民進黨人及更早的黨外人士爭取的,老兵們應該感恩圖報的否則就不是人了),還有更早一年的1986年9月28日民主進步黨組黨成立後當時社會上風聲鶴唳、殺氣騰騰、國民黨的警總隨時要獸性大發大開殺戒的肅殺之氣都讓葉望輝這位民主國度來的美國佬大開眼界,所以他非常了解民進黨是在國民黨如何高壓下成長茁壯的,正如現在國民黨是如何勾結中國霸凌台灣這個高度民主國家的正常發展以及如何不顧台灣人民之福址只顧國庫通黨庫、黨庫通大陸一樣;還有「中國研究所(就是台灣的大陸研究所)碩士」學位的葉望輝當然非常了解國民黨在中國與在台灣是如何為非作歹、如何作惡多端、如何被中國解放軍追殺得滿山遍野無處可逃最後只好偏安海角孤島;所以葉望輝堪稱為「中國通專家」,這位專家在小布希總統時代就擔任副總統錢尼的國安事務幕僚,2005年任滿離職,這幾年他還時常來台灣參加綠營舉辦的各類研討會如「新台灣國策智庫」「台灣安保協會」之研討會,對於民進黨的治國理念與國際戰略知之甚詳,這不是國民黨可以隨意胡說八道或到處告洋狀來騙人的。

葉望輝現任美國愛阿華州共和黨主席,和內定白宮幕僚長的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蒲博斯是好朋友,共和黨最近將「台灣關係法」和「六項保證」同時納進黨綱之中就是這兩位高人幹的好事,真不愧是中國通專家,實在是台灣人民最貼心的好朋友;而就因為29年前在台灣工作二年而結交許多台灣朋友而知曉台灣人民民主運動的艱辛奮鬥過程,就如此忠心誠意相隨、有情有義萬里相挺,能交一位這麼有情有義的朋友比起收養數十萬敗兵殘將強太多了,尤其是養了一些無情無義只知趨炎附勢、忘恩負義的退將;所以像葉望輝這種朋友台灣人民要視若至寶,讓他在台灣能賓至如歸、旅途愉快,也希望他未來步步高升、諸事順遂、功德圓滿。(作者郭憲鈴係大成報總主筆、曾任全國營造公會總幹事、現任台灣國策研究會會長)(本專欄言論非代表本報立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