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空氣品質分級新指標 褐紅爆比紫爆更嚴重

卡優新聞網/黃靜萍 2016.11.30 00:00

空氣品質越來越受到國人重視,環保署每天監測提供「空氣汙染指標(PSI)」和「細懸浮微粒(PM2.5)」兩種指標,自12月1日起將統合各種空汙,推出全新的「空氣品質指標(AQI,Air Quality Index)」,分為綠、黃、橘、紅、紫、褐紅6種顏色,橘色以上就代表對敏感族群有影響,最嚴重的褐紅色恐在沙塵暴時達到。

環保署早期就有空汙指標PSI,近年為了強化PM2.5管制工作,103年10月1日起增加了PM2.5指標,提供雙重指標供民眾參考。民眾常常在新聞報導中聽到「PM2.5紫爆」,就是指PM2.5濃度高於每平方公尺71微克(μg/m3),但PSI同樣以顏色警示,兩種指標並存易造成誤解。

環保署空氣品質保護暨噪音管制處長蔡鴻德表示,現行指標常讓人只注意到PM2.5的危害,卻忽略臭氧、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汙染物,因此決定重新整合推出新的AQI指標。

目前各國多數國家空氣品質標準也都整合在單一指標中,以求簡單易懂。例如美國、澳洲、中國都稱為AQI,但內容有些差異。環保署參考較嚴格、完整的美國AQI,整合現行的PSI及PM2.5雙指標,並依據各空氣汙染物(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臭氧O3、懸浮微粒PM10、細懸浮微粒PM2.5、二氧化氮NO2),對人體健康影響濃度大小,採用6等級。

蔡鴻德指出,各項汙染物都有各自的標準,對敏感族群而言,達到不良等級的門檻也不同,像臭氧是「8小時平均濃度」超過0.070ppm,PM2.5卻是「24小時平均值」超過35.4,而AQI的數值則根據各種汙染的濃度計算,AQI為0~50屬於良好的綠色等級;51~100為普通的黃色;101~150為對敏感族群不良橘色等級;151~200為對所有族群不良的紅色;201~300為非常不良紫級;301以上則為有害的褐紅等級。

以104年的數據來看,AQI數值大於100的站日數占總數21.43%,大於150為4.73%,大於200僅0.08%。而AQI大於150的主要汙染物為PM2.5跟臭氧8小時平均濃度。

環保署在「空氣品質嚴重惡化緊急防制辦法」中,也分別訂定了萬一AQI超過200、300、400時各有緊急防制措施,不過這種空氣品質嚴重惡化的情況主因是天氣因素極端變異,依據歷年監測數據,台灣並未發生過。蔡鴻德提到,AQI數值推出後,現行「空氣品質監測網」網頁上的PM2.5小時濃度平均值等,都會保留,供民眾參考。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