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教育 照明商店 鬼妹

開放核災區食品 溝通化解疑慮

中央廣播電台/張德厚 2016.11.28 00:00
政府擬放寬日本核災地區的食品進口,雖然主管機關強調,會以最嚴格的標準為食安把關,並有足夠的人力及設備做好邊境查驗及輻射檢驗工作,不過,仍有許多民眾對解禁核災食品持保留態度,如何化解各方疑慮,有賴政府持續溝通,審慎處理。

◎日核災食品擬放寬進口 改採高風險管制

日本福島核災發生後,我國從2011年3月25日起禁止福島、群馬、櫪木、茨城與千葉等核災5縣的食品輸入。時隔5年多,各國多已解禁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目前全面禁止輸入福島等5縣食品的國家,只剩我國與中國大陸及港澳,基於「加強管制,安全輸入」的原則,政府也擬適度放寬。

根據政府的規劃,對於日本核災5縣食品擬由原來的「地區食品管制」改為「風險食品管制」,也就是只針對高風險食品進行管制。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原音)所以我們希望未來可以往「高風險的食品」來管制,管制的方式就是所謂的「加強管制」與「安全輸入」,也就是高風險的其實就不應該讓它進來,低風險不受輻射污染的就透過「產地證明」、「輻射證明」、「邊境抽驗」來防止。』

行政院食安辦公室主任許輔指出,政府不會開放日本核災發生地福島縣的食品進口,對於周邊群馬、櫪木、茨城、千葉等4縣的產品,也排除所有野生動植物、水產品等高風險食品;擬開放進口的低風險食品,則會採「雙證」把關,除了要出具「官方產地證明」以杜絕不肖業者改標外,還要有「輻射檢測證明」。許輔:『(原音) 假如說要進來台灣的農產品、食品,在日本當地要逐批先抽驗過,才會取得日本的證明,才能夠進來,那到了台灣邊境之後,台灣同樣的會去逐批檢查,所以在輻射檢驗的部分就是2層把關的機制。』

雖然相關單位都強調政府對於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一定會做好把關的工作,不過社會上仍有許多質疑的聲音,公民團體就對政府是否有足夠的人力與設備檢驗日本核災區食品,存有疑慮。

◎核災食品進口 公民團體態度保留

主婦聯盟董事長賴曉芬表示,衛福部在邊境檢驗方面的能量不足,政府不應在準備不足之下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並質疑為何現在急著開放,希望政府能解釋清楚。賴曉芬:『(原音)有很多東西之前的政府沒有做,一直把問題累積到現在,就會越來越大,所以的確是不適合開放,因為能量是不足的、資訊公開不足、議題的複雜度、沒有很多公民教育,是很難真的做討論的。』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說,核災區食品進口不應設有時間表,管制政策的內容也應保持調整空間,非僅以公聽會的形式讓民間背書。崔愫欣:『(原音) 我們覺得政府不管在邊境查驗、風險管制、社會溝通的政策溝通都不及格的,公聽會不是跑程序,3天10場公聽會這種事大家是無法接受的。目前新政府打算這次開放及放寬中換到什麼外交利益,應該在資訊透明的角度下跟大家揭露。』

另外,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則表示,核能電廠用的鈾礦,會產生的核種很多,放射出來的輻射線,以台灣現有的技術恐怕無法驗的到,一旦隨著食品吃進人體,每個人都有罹癌的機會。吳家誠:『(原音)我們怎麼讓現在的政府進口這樣的食品,進來後我們怎麼得病、怎麼死都不知道?沒有辦法把關、沒有辦法去做檢查,後續的問題又這麼大,你就不應該讓所有這樣的食品進來?』

◎輻射檢驗 專家:台灣標準世界最嚴

雖然有許多質疑的聲音,不過,也有學者表示,台灣的輻射檢驗標準世界最嚴,能通過檢驗的食品其風險極低,民眾根本不須要擔心。成功大學毒物研究中心主任李俊璋表示,2015年日本檢測福島周邊14都縣共26萬件食品中,只有約0.1%、共279件檢出輻射值超標,多是來自福島的香菇、野生蔬菜、野生熊肉、鹿肉及水產品等,這些都不是政府擬解禁的項目。他指出,台灣對於食品的輻射檢驗是全世界最嚴,民眾照一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其輻射量都要比喝符合輻射標準的牛奶200年要來得高。李俊璋:『(原音)等於說你喝雖然有污染但是符合標準的牛奶,你每天喝500㏄,喝一整年約180公升,所接受到的輻射劑量,你喝200年也不會有事。』

◎持續溝通審慎處理 化解民眾疑慮

針對民間的各種質疑,行政院表示,民主社會的可貴在於表達多元意見,政府施政重視與人民意見溝通,將持續督導協調各權責機關與各界溝通並審慎處理。行政院食安辦也強調,政府將採取先進國家的管制方式,美、日等國不吃的東西,也絕不會進到台灣來,請民眾放心。食安辦主任許輔:『(原音)就是世界上面多數國家一樣,針對品項設限,我們政府大原則的調整做法就是發達國家、先進國家怎麼管,我們就怎麼管,他們不吃、日本不吃、美國不吃,我們就不吃。』

日本核災區食品到底有沒有食安風險是科學問題,應該讓科學證據說話;不過,在反核意識高漲的台灣,許多民眾聽到核災食品就反感,開放核災區食品就不只是科學問題,更是政治問題,政府如何說服對核電有高度疑慮的民眾能夠接受核災區食品,將是艱鉅的溝通任務。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