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別用大人角度決定小孩用藥!退燒藥、抗生素用法大解析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財信出版 2016.11.28 00:00

有句話說,「正確的用藥,藥即是藥;反之,藥即是毒。」小孩並不是大人的縮小版,劑量過重或使用時機不當,很可能就會傷害幼兒的肝腎功能。每隔一段時間總能在新聞上看到,父母不當餵藥,導致小孩器官受損事件,如「退燒藥吃太多,3歲童腸胃道出血」。

到底要不要吃藥?如何吃藥?或是盡量不要投藥而是利用天然或食物療法藉此取代藥物,看法莫衷一是。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兒科主治醫師葉勝雄剖析幼兒父母常遇到的7大用藥疑惑,解決新手爸媽的頭疼問題。

Q1/發燒不是病,而是外來病毒感染人體後,免疫系統動員白血球與敵人作戰的現象,所以不用急著使用退燒藥?

A1:耳溫或肛溫超過38度,定義為發燒,家長面臨幼兒發燒有兩種極端︰第一種是太擔心,小孩一發燒後,家長就很焦急,立刻給退燒藥;另一種則是太放心,認為發燒只是人體免疫系統對抗病毒的反應,甚至認為吃退燒藥有礙免疫力的發揮。

葉勝雄表示,「這兩種做法是過猶不及,發燒雖不用太緊張;但也不能一點警覺心都沒有,或放任不管。」「小孩要不要吃退燒藥,必須站在孩子的立場,而非父母自身認定發燒有沒有關係。」葉勝雄認為,比較理想的做法,是以38.5度作為一個參考值。

38.5度以下的發燒,不用吃退燒藥,注意補充水分,減少多餘衣物,讓體溫自然下降即可;若是38.5∼39度,則用活動力作為參考,假設精神狀態還不錯,也不用急著吃退燒藥;但若已有感覺不舒服,則建議吃退燒藥沒關係。

發燒超過3 9度,差不多就該吃退燒藥了,常見小兒發燒退熱藥水,包括安佳熱(A c e t a m i n o p h e n)或依普芬(Ibuprofen),孩童的藥物劑量,醫師主要是根據小孩的體重來計算。

以安佳熱為例,劑量約為小孩體重的一半,舉例來說,若體重為10公斤,則劑量為5c.c.。若要查明發燒的原因,建議應該到兒科就診,先吃退燒藥,並不會影響醫師看診的判斷。有些人以為退燒了,醫師就看不出哪裡生病,其實並不會。發燒本身不是病,而是一個「警訊」,醫師要做的是找出發燒背後的原因,而不只是看現在有沒有正在發燒而已。

Q2/帶小孩出國,出發前最好能夠備藥,以免幼兒突發生病?

A2:很多家長在帶幼齡孩童出國前,都會想到小兒科備藥,以備不時之需。葉勝雄表示,大一點的小孩無可厚非,但若是3個月以下的嬰兒,並不建議備藥,最好直接在當地就醫。

一次門診,有位爸爸因為要帶2個月大的嬰兒出國,而要求醫師提供備藥,並認為醫師應該教導爸媽在國外遇到小孩各種情況時該如何照顧。面對這樣要求,醫師很無奈,「誰能預測嬰孩在國外會生什麼病呢?」咳嗽或流鼻涕,這些症狀在旅遊期間,不吃藥並不會怎麼樣,但如果腦膜炎吐被當成腸胃炎,泌尿道感染被當成感冒發燒,這些才嚴重。

想像一下,如果你是2個月大的嬰兒,在國外生病時,會希望得到什麼樣的照顧

呢?葉勝雄認為,「兒科醫師有時不是不照爸媽說的話做,而是比你家長更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

文章提供:財訊雙週刊《破解醫學迷思86問》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36/50206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