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4成6孩童曾遭父母暴力相待 兒盟分享溫柔教養原則

NOWnews/ 2016.11.09 00:00
▲兒福聯盟今(9)日公布「2016年台灣兒少家庭生活中暴力對待情形調查報告」,發現近半的孩子遭受過父母的肢體或是言語暴力,甚至有近3成孩子被打傷。(圖/記者王苡嫣攝 2016.11.09)兒福聯盟今(9)日公布「2016年台灣兒少家庭生活中暴力對待情形調查報告」,發現近半的孩子遭受過父母的肢體或是言語暴力,甚至有近3成孩子被打傷,調查顯示,除了身體暴力之外,言語暴力、情緒疏忽都會對兒少身心及親子關係造成傷害。

兒盟指出,此次調查發現「出手體罰」的教養方式還是普遍存在一般家庭,有4成6的孩子曾被父母親用「打」的方式管教過,有近3成孩子被打傷。言語暴力方面,有近半兒少表示曾被爸媽大聲叫罵過,有超過4分之1的孩子曾被爸媽用傷害自尊的方式辱罵過,總括下來約有1成3的兒少長期處於家人的言語暴力。

另外,兒盟進一步調查,父母的情緒疏忽也會對兒少造成影響,有1成7的孩子遭遇到從未被稱讚過、覺得自己不被喜歡,或是在父母眼中一無是處的情況,有1成的孩子感受到的是被爸媽當出氣筒。

研究發現,生活中的各種暴力對待,可能讓兒少產生擔心和焦慮感,也會影響其自尊感受。此次調查發現,被父母用打的方式管教、曾被父母打傷,有遭受父母言語暴力、有遭受父母情緒疏忽的兒少,其自尊的平均分數都顯著較沒有前述這些情況的兒少為低,並達到統計上的顯著。

兒福聯盟執行長陳麗如表示,家長的教養手段會對孩子的性格塑造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每當在情緒上想要動手或動口前,建議父母可以練習深呼吸及換為思考,用理解的心與孩子溝通,才能達到愛孩子的本來教養目的,更能維繫良好的親子關係。

兒盟分享溫柔教養「三要三不」原則,「要抱抱,不要打打」、「要聊聊,不要罵罵」、「多走走 ,不當宅宅」,希望無論什麼原因,父母都不要動手打孩子,每天多花點時間和孩子聊天互動,避免用情緒性的言語暴力來傷害孩子, 別讓3C產品當保母,多與孩子走出戶外,創造共同的親子記憶。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