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專欄/模糊的蔡英文,模糊的中華民國(下)

蕃論戰/KSH/專欄 2016.10.19 00:00
蔡英文如今已貴為一國之尊,但對該「國」的中臺政策、臺獨黨綱、兩國論與92共識的關卡,蔡英文不僅在選舉中躲不掉,即使運用「話術」來閃躲實質,這些仍是與中華民國有關的問題。 之前隨著馬英九民調跌到一成以下、九合一選戰國民黨慘敗,情勢的驟變使民進黨內瀰漫著一種謬論:即民進黨離執政已沒有最後一哩路,只要坐等國民黨垮臺,民進黨就可完成政黨輪替,所以中臺政策已不重要,不必去碰觸這個敏感問題。然而民進黨內堅定支持臺獨神主牌之士比比皆是,持續否認92共識。其他則有派系認為中臺交流已成為臺灣經濟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即便不修改臺獨黨綱,也要作出一些善意回應,例如「憲法一中」。更甚者有民進黨的非主流改革派,主張應凍結、廢除,至少修改臺獨黨綱,承認92共識或提出如憲法一中的替代性論述,使中臺交流不至於在第三次政黨輪替後受到挫折。 因而蔡英文的迴避模糊策略始終受到嚴峻挑戰,如公民團體和黨內的臺獨勢力,他們本就批評蔡英文的臺獨態度不堅定,要求她明確表態,故她的執政之路荊棘遍佈。郭正亮曾發表評論文章認為民進黨將走向中華民國的保臺路線,蔡英文先前訪美時更早已敘明未來將在「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下持續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發展。從國慶時蔡英文的談話,她認為擁抱中華民國、接受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是民進黨在臺灣及中臺現實情況下的策略性選擇,是一種概念和名詞的接受,不是內涵的接受。民進黨或蔡英文的論述倘若沒有兩岸同屬一中的定位,甚至沒有謝長廷所說的憲法一中概念,而只是將中華民國與臺灣等同起來(即中華民國就是臺灣,臺灣就是中華民國),那麼,未來中臺關係的發展,現階段是未知數。 數年來證明:臺灣多數民眾對於中臺同屬「一個中國」的政治認同和國族認同並未提升,而臺灣主體意識卻在各種社會運動的推動下不斷增加,任何風吹草動均可引燃民意的熊熊烈火。但中臺關係的深層次問題難以突破,如和平協議談判的啟動與達成、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建立……等,遭遇政治互信不足的瓶頸,被迫擱置。再者,某些國際勢力不樂見中臺關係發展過快,有意無意地製造阻力與障礙;而臺灣政治勢力及部分精英階層唯洋人馬首是瞻,仍滯留在冷戰的時空中,崇洋厭中的心理與思維根深蒂固,難以改變。在中國,也有一些人不顧時機與條件是否成熟,急於求成。他們輕忽了中臺關係60餘年來累積下的各種深層次問題和結構性矛盾,輕視了數十年互不信任堅冰的厚度與硬度。而對於臺灣方面出現的民意與政治生態的急速變化,他們又缺乏足夠的耐心,抱怨對臺讓步多了,甚至質疑和平發展政策的持續性。 蔡英文說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難免有「挑釁」臺獨人士之嫌,嘴提中華民國,自己卻一直不能對抗92共識,這是否決自己的民進黨,與過去的民進黨對抗嗎?或許蔡英文認為可以用「維持現狀」主張走完最後一哩路,但她此後四年或八年仍需面對「如何」維持現狀的治理議題。維持現狀不是靠臺灣單方面努力可能達致,綠營應深入務實探討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