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第20屆臺北文化獎得主出爐

民生@報/陳小凌 2016.10.04 00:00
【文/陳小凌】第20屆臺北文化獎得主,由深耕歌仔戲數十載,為傳統戲曲注入新血,自武行出身的孫榮輝,臺北市文化資產「龍舟技術保存者」,傳承造船技藝並推動三腳渡社區發展的國寶藝師劉清正,以及創團28年,以多元創作風格融合中西元素,提升觀眾觀戲經驗並提攜後進果陀劇場獲得殊榮。

孫榮輝於1989年與家族成員創立「一心戲劇團」,並擔任團長,集結老中青三代演員促進傳承與交融。子女除承繼父親職志外,更從題材、表演及形式上突破,如改編馬婁《浮士德博士悲劇史》的《狂魂》及布萊希特《三便士歌劇》的《Mackie踹共沒?》,進行「跨文化」創作,另也製作討論同性議題的《斷袖》,尋覓真愛的《芙蓉歌》等作品, 以「創新」與「時代感」開拓歌仔戲新境界,為歌仔戲奉獻一生,更投入公益活動,將歌仔戲藝術導入校園並致力社區推廣,全力弘揚歌仔戲文化。

劉清正於1942年生於臺北劍潭三腳渡的造船世家,17歲起學習造船技術,近五十年巧手雕琢的生涯中,製作逾百艘龍舟,為目前台灣少數手工木造龍舟司阜。傳承數代,讓龍舟從三腳渡划向世界。年輕時,基隆河與淡水河作為漁業及礦業運輸的交通樞紐,船隻需求甚鉅,其跟隨父親造船、修船,觀察細節摸索技術,24歲那年即獨力親手製作出人生的第一艘木船。

臺灣早期龍舟與一般船隻並無差異,即在船側畫上龍鳳便為龍舟。「1958年,父親接到的一張訂單希冀比照中國龍舟有龍首龍尾,委託朋友設計龍頭,才開始出現現代龍舟的雛形。」劉清正繼承父親手藝,鑽研改良船體結構,並將龍頭細節仿刻得唯妙唯肖,逐漸讓臺灣及世界看見精緻的龍舟製造工藝,1989年德國漢堡慶祝開港800年,劉清正致贈兩艘龍舟,使漢堡成為德國龍舟運動起始地,龍舟運動也自華人地區流行至歐美。有回為至美國參賽,龍舟裝不進貨櫃,劉清正更將原有11對槳的龍舟改為9對槳,成為現今比賽之標準規格。

除專精於龍舟工藝外,2000年劉清正更與文化工作者曾文邦共同創立「三腳渡文化發展協會」,深化地區參與與社區營造,讓沒落的三腳渡地區再現生機。2009年,獲選為臺北市文化資產「龍舟技術保存者」,開始開課傳授製舟技藝,更關心淡水河、基隆河之水文變遷,傳播龍舟文化與親水文化。

果陀劇場於1988年由現任藝術總監梁志民創立,期許讓貝克特劇本裡眾所周知的角色「果陀」不再只被等待,而是創造出「果陀」,並在臺灣現代劇場中呈現它內在的意涵:「希望」。果陀劇場秉持與觀眾分享舞台上美好世界的信念,創作70餘齣作品,取材範圍廣,題材豐富,引人入勝。

創團處女作《動物園的故事》開始,果陀劇場即以獨特的創造力,促使古典與現代、西方文化與東方傳統有機融合,如經典作品《兩世姻緣》、《淡水小鎮》等,在劇作中展現不同文化脈絡對話的可能性,亦製作多齣原創戲劇。在高齡化社會中促進年長者與年輕人間的世代交流。果陀劇場在「演出製作」及「戲劇教育」雙管齊下,深遠影響兩岸三地之劇場文化,用創作溫暖人心,也以戲劇向國際行銷臺灣。

第20屆臺北文化獎頒獎典禮將於11月20日臺北市中山堂舉行頒獎典禮,頒發獎座及50萬元獎金,肯定貢獻卓著之得獎者。

圖說:果陀劇場「淡水小鎮」。文化局提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