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剪紙藝術家劉韻竹 蕭壠駐村成果展

大台灣旅遊網/范銘偉 2016.09.23 00:00
  環境保育與生活中的圖騰和儀式,如何相互結合,發展成為發人省思的展演創作?目前於蕭壠國際藝術村駐村的臺灣在地藝術家劉韻竹,將自8月31日(三)起至9月25日(日)止,於蕭壠文化園區A13館舉行駐村成果展《年年有魚》祈福計畫,展出作品以蘊含吉祥含意的紅紙為媒材,透過剪紙分享故事和連結世界與人們,傳達自然萬物和諧共生的美好。本(31)日上午舉辦熱鬧非凡的開幕茶會,展覽於一片紅色喜氣中揭開序幕。

  劉韻竹是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本(105)年度全球公開徵選駐村蕭壠入選的藝術家,創作題材涵蓋傳統與自然世界的動植物;藝術家嘗試呈現出剪紙的各種表現方式,所使用的媒材從宣紙、棉紙、手工紙到回收再生紙皆有。由於臺灣屬海島地形,魚與人類的關係如膠似漆,劉韻竹本次創作發想即是源自海洋生態與環境保育的啟示:他特別運用傳統習俗中,老祖宗向上蒼祈求所用的紅色剪紙,以生活中熟悉的圖騰和儀式,引導觀者理解先民對大自然的敬畏和生命共存的智慧,一同祈求海洋與人類,世世代代都能豐盛永續生命長存。

  今日開幕活動園區特別邀請佳里國小學生參與工作坊,由藝術家帶領小朋友剪出一連串的「連連有魚」及「拉手小人」,與現場民眾一同祈求「年年有餘」、共同守護臺灣;透過集體創作的過程,也實現藝術家劉韻竹一直以來所堅信的:把「年年有魚」放在心上,然後在生活中做對的事。

  本次展覽主題分為兩區,第一區以古文中各種「魚」字、彩陶上的魚紋,及象徵生命及繁衍之守護神的小紅人所變化組合而成,呈現由人們共同守護海洋與魚群的意象。第二區則是藝術家帶著祈福門箋,到蕭壠附近的廟宇和當地社區民眾及參與工作坊的學員,一同為臺灣的海洋和魚群祈福的記錄照片。

  祈福門箋為春節時貼掛在門楣上的吉祥飾物,一般都用紅紙或彩紙剪刻成長方形,鏤刻吉祥圖案、福祿壽喜等文字,主要用來祝吉納福,增添年節氣氛和祈求好運。臺灣目前僅在中南部鄉鎮或部分廟宇可見,只是手工剪刻已多改為印刷製作。劉韻竹在本次展覽展出祈福門箋,希望藉此傳達祝福,並喚醒人們對於周遭環境的重視。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