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嚇!頻尿吞成藥2年 男噴血尿才知是癌

NOWnews/ 2016.09.13 00:00
小便有異狀,可是大事!一名60多歲的熟齡男子,幾乎一年365天都到碧潭晨泳,自認身體健康的他,卻開始有頻尿問題,以為是上了年紀的正常老化,不以為意,僅以成藥打發,沒想到服藥2年出現血尿,以為是藥物副作用就醫,才意外發現攝護腺癌,且已淋巴轉移。醫師提醒,國人警覺不夠,有3成人發現攝護腺癌時已是晚期。

男子在手術、放療後,PSA(攝護腺特異性抗原)指數恢復標準,在使用雄性激素接受體訊息傳遞抑制劑新藥後,也讓他可延後7、8年才需要化療,依舊可工作、游泳、爬山。

台北榮總一般泌尿科主任張延驊表示,攝護腺癌早期少有症狀,台灣人又警覺不夠,等到出現小便困難、頻尿等異常時,常被認為只是上了年紀的老男人症狀,導致台灣攝護腺癌病人發現時,約有3成已是晚期,遠比美國5%多出甚多。

攝護腺腫瘤仰賴雄性激素「滋養」生存繁殖,張延驊說,為了去除雄性激素,可「外科去勢」將睪丸摘除,但由於睪丸拿掉一去不復返,又感覺不像男人,臨床上願意「切睪丸」的病人人數非常少。

張延驊指出,約有7到8成病人皆接受打針、吃藥的「內科去勢」,以藥物阻斷雄性激素對攝護腺癌細胞的刺激,即荷爾蒙治療,如同不給癌細胞飯吃,讓腫瘤進入冬眠狀態,不過平均約1至2年後就會有抗藥性,只剩化療一途。

張延驊說,近年已陸續有抑制雄性激素的新藥,像健保剛有條件給付的口服雄性激素接受體訊息傳遞抑制劑,可適用於化療前、化療後,能減少60%惡化及29%死亡風險,對病人是多了一項武器可用。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