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名家論壇》瘦菊子/富邦再續銀行棒球夢

NOWnews/ 2016.09.12 00:00
▲富邦與義大簽署合作備忘錄,左起富邦金控總經理許婉美、富邦育樂總經理蔡承儒、中職會長吳志揚、義大育樂董事長楊森隆、中職常務理事林家正。(圖/記者陳明安攝,2016.9.7)富邦接手義大,社會觀感都正面而肯定,甚至禁不住雀躍起來,總之是個好消息,義大甚至打了一波好球。

明年台灣職棒有兩支銀行業支持的隊伍,都是接手舊球團,為擺盪中的職棒產業伸出援手。當然中信以前曾擁有鯨隊,所以從另一個角度切入,兄弟飯店和義联若沒有退出,台灣就有六支職棒隊。

當然歷史是沒辦法回頭更正的,四隊依然是台灣職棒必得穩住的基本盤,而有一半是銀行業。給球迷的信心,是多數不會覺得銀行是虧錢的行業,台灣誰沒進過銀行。在概念上還覺得銀行是不會倒的。

之前誠泰銀行曾有太陽和COBRAS隊。台灣大聯盟時代,對拉攏金融界贊助或支持職棒就非常積極,比較有反應的是彰銀和誠泰,彰銀雖沒有彰銀職棒隊,但有業務的合作,且彰銀本身是棒球傳統的,在上世紀60年代前的六行庫時期,彰銀就是其中一支。

六行庫包括合庫、土銀、台銀、一銀、彰銀及華南銀行,這在政經飄搖的白色恐怖、戒嚴時代,是比較安心的飯碗,就好比戰後初期,棒球重新發展靠學校和公營企業,像石炭、糖廠、中油、台電鐵路局等,日治時代甚至連公家機關都有,比如公賣局、港務局、台北廳隊、台南廳隊、高雄州廳隊等等,如現在的城市隊或養工處,若加上軍種球隊,業餘成棒不含大學隊,20支跑不掉,如果當時的傳統維持至今,棒球發達那需要操心!

畢竟棒球是很花錢的運動,尤其在經濟不景氣時,要等私人企業投入棒運,而政府又難以提供足夠的誘因,企業涉足棒運或其他運動便裹足不前。富邦以社會責任為前提教我感佩,但有形或無形的收益仍是必要的,否則就算純粹行善也無法長久。

不贊成年年打進冠軍戰是球團永續經營之策,不是說球隊不需要爭冠,那是必要存在的企圖心,不管業餘或職業沒有一項比賽,那支隊伍甘於當老二或常敗軍,但重要的目標應該是如何開拓市場,拉攏球迷永誌不渝支持球隊。贏球是其一,這包括讓球迷舒服而難忘的比賽品質及享受在內;其次是球迷服務;擁有更多好球星乃其三;轉播權與優質商品開發展等等,都是不可忽視的利潤。

職業也好業餘比賽也一樣,除了贏球,場場讓球迷爭著想買票進場才是大目標,球迷才是真正的老闆,球星是值得投資的資產,這是台灣產業突破的關鍵。職棒市場並沒有不同,它是運動產業也是服務與娛樂產業。所以金融母企業金流的可靠,並不能成為富邦經營職棒的惰性,其跨領域與創意經營,是一種大挑戰。

由銀行與公營企業對棒運的付出歷史,談到富邦接手義大的期望,其實也想呼籲政府應反觀棒史,釋出誘因鼓勵企業組織球隊,不奢求六行庫時代在職棒重現,至少業餘成棒逐步恢復,未來再求昇級。城市隊更該積極強化以台灣都市對抗賽為里程碑,因為沒有穩固的基層,金字塔只是泡沫。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