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大(USC)安納伯格傳播及新聞學院(Annenberg School for Communication and Journalism)的「媒體、多樣性與社會變革倡議」(Media, Diversity and Social Change Initiative)今天(7日)發表一份報告,當中直陳,在根除研究人員所謂幕前幕後「普遍而有系統的」包容性問題上,好萊塢取得的進步甚微,甚至毫無進步。
自2007年以來,南加大就對每年最賣座100部電影的演員、導演、編劇等職位進行人口組成分析。最新版的報告補充了來自2015年最賣座電影的資料,但發現變化不大。
舉例來說,在分析的2015年電影中,女性在有台詞的角色裡佔了31.4%,與2007年的數字差不多。比率上來說,男性角色的數量是女性角色的2.2倍。
被認定為同性戀或跨性別者的角色,在4,370個有台詞角色中佔32個,不到1%。相較於2014年的19個,已略有增加。研究者發現,跨性別者的角色在2014年的數量為零,在2015年則有1個。
研究也發現,非洲裔(12.2%)、拉丁裔(5.3%)或亞裔(3.9%)角色在2015年最賣座電影中所佔的比例,相較於2007年以來的數字,並無顯著的變動。
幕後人員部份,在2015年的107位導演當中,有4人是黑人或非洲裔美國人、6人是亞洲人或亞裔美國人。只有8名導演是女性,但已是2008年以來的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