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想提升孩子創造力?別只給答案,要給有意思的問題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時報文化 2016.08.19 00:00

我從來不用PPT,非不能也,不為也,雖然是給自己找麻煩的選擇。我當然知道PPT多好用,看著PPT講話,自己省事,聽者也省事,而且還能有各式各樣花招,豐富說話的內容。但我不用,因為我讀過美國大記者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在《紐約客》上寫過的深度報導。

稱他「大記者」,是因為不知道還能用什麼別的頭銜。葛拉威爾就是個記者,但他做的事,和我們在台灣熟悉的記者行業,實在差別太大,只好加個「大」字勉強予以區別。

葛拉威爾寫過的諸多影響深遠報導中,有一篇就是關心PPT所帶來的變化。當大家都用PPT,從會議簡報到課堂到演講,有人說話處就有PPT,這樣的時代、這樣的社會,和「前PPT」的時代、社會,有什麼根本的差異嗎?

報導過程中,他蒐集了許多資訊、許多意見,還有許多具體的實驗結果,最後他選擇了一個強烈的立場。他原本要報導的是「PPT如何改變美國社會?」但真正寫出來的,卻成了「PPT如何使得美國變笨?」

看了那麼多資訊、意見、實驗結果後,「大記者」有了他自己的立場,不閃躲、不畏爭議與批評地提出了自己的結論,他相信PPT的流行正在讓美國人普遍變笨,這是個恐怖、值得警示的現象。

葛拉威爾的道理、論證提醒了我小心看待PPT,不用那麼簡單的工具角度來看PPT。我不敢說PPT會讓人變笨,但我的確也感受到了PPT一些根本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PPT強化了我們原本就不自覺對於視覺的依賴,相對地使人更加無法專注於「聽見」。視覺比聽覺更容易吸引注意,於是在有PPT的場合,很多人就不是真正在「聽」簡報或演講,而是盯著「看」螢幕上的文字或畫面。

葛拉威爾報導中引用了相當嚇人的實驗證據,顯示參與在會議或演講中的人,幾天之後能記得的,都是PPT上所寫或展示的,而不是講者真正說了什麼。如果講者說的內容和PPT上寫的不一樣,參與者都先入為主認定他說的,就是PPT上寫的。

第二個問題,PPT最基本的作用,等於是先幫聽者做了筆記,區分出什麼是重點、什麼不是。本來在聽講時,聽者必須一邊聽著,一邊自己做決定,選擇什麼是重要的,記在紙上或心上,因而即使是同樣的一場簡報、演講,不一樣的人會做不一樣的筆記,聽到不一樣的重點,也就是聽者仍然在進行著主動選擇,而不是全然被動接受。

PPT取消了這樣的主動選擇要求。聽者徹底被動看著畫面,被動接受畫面上寫的就是重點。這樣的聽者更不可能專注聽講者在講什麼了,而且一屋子的聽者都依照PPT來決定自己到底聽到了什麼。

葛拉威爾的報導中也引用了實驗證據,證明同樣一場演講,如果不使用PPT,事後三天聽者平均能夠記得的內容遠超過使用PPT場次的聽者。還有,沒有PPT場次的聽眾聽到的內容歧異性,也遠遠超過使用PPT場次的聽眾。換句話說,原本為了讓演講效果更好的工具,實質上帶來的是讓現場聽眾不必主動、專注聽講者在說什麼,只要把PPT上呈現的摘要記起來就好了。

PPT、視覺熱鬧,這是潮流,我當然無力改變,但我至少可以做個人的一點努力──我可以不當幫兇。尤其是在台灣,大部分人在五感中幾乎都只剩下對於視覺的依賴,聽覺遠遠缺乏開發,人們聽不到細膩的聲音,也很難專注用聽覺來吸收任何資訊,我更不願見到更進一步朝視覺傾斜的發展。

讀過葛拉威爾報導後,我就都不用PPT了。這意謂著,每一堂課、每一場演講,我只能靠說話的內容來傳達一切,沒有文字、沒有畫面、沒有音樂、沒有動畫。請相信我,這是個辛苦且麻煩的堅持,多增加了上課與演講的難度,但這些年下來,我累積了一點資格可以說:這也是個值得的堅持。

在堅持的過程中,我掌握到了如何讓聽者願意聽下去的關鍵──邀請他們跟著我一起思考,讓他們好奇從這件事要聯繫到什麼樣的其他事上,又要如何連結。一言以蔽之,不要說那麼多what,而是一直給why和How;不要說那麼多答案,而給有意思的問題,激起好奇心。是的,好奇能夠最有效激發注意力。而主動一起思考的聽眾,是最好的聽眾,也是最能在過程中吸收最多的聽眾。

多年如此的堅持,應該讓我有資格再說一次:台灣的教育教了太多What,相對不教Why 或How。教事實、教標準答案,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必然很難專注;只有從「為什麼」、「如何」的問題出發,才能夠使得學生主動專注,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學會思考、評斷,而不光是背誦答案、人云亦云。

本文出自時報文化《勇敢地為孩子改變:給台灣家長的一封長信》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51/40688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