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南部墾丁地區,因為其地質及地域特色,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一直都有多項研究計畫在此地進行,為增進恆春半島自然史標本之蒐集、研究及永續利用,12日跟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締結合作夥伴關係備忘錄之簽訂,簽約儀式上,墾管處也特別致贈兩件梅花鹿頭骨標本給科博館。
科博館館長孫維新表示,恆春半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過去科博館在恆春半島早留下許多自然科學研究、標本,及化石採集的足跡,希望透過這項備忘錄簽署,讓科博館同仁未來在恆春半島的「出沒」有法可循,也讓恆春半島珍稀的動物、植物、地質等豐富標本與化石,經由科博館的整理清修及研究工作,未來提供墾管處展示教育之用,也期許雙方合作能帶給大眾更豐富的自然科學視野,讓民眾的眼睛離開手機的虛擬寶物,而願意擁抱大自然,探尋真正的大自然寶物。
▲圖說: 典藏在科博館之恆春地區地質標本。(記者賴淑禎攝)
另外墾管處處長劉培東也指出,墾丁國家公園是臺灣第一個成立的國家公園,迄今已經33年,國家公園的劃設代表國家珍稀特有的資源,值得用國家力量保護,保護之餘也應該供給國民育樂及研究之用,相信雙方共同努力,會讓國家公園的自然資源能透過善用再回饋給這片土地。
科博館過去曾與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等單位簽署合作備忘錄,這次跟墾管處合作,希望能透過現生生物的探究,為漫長的自然史發展的瞭解,提供重要的佐證。
科博館表示,未來對恆春半島整體生態的研究工作,會因為與墾管處的締結夥伴關係,而有更全面且深入的探究向度,未來墾管處於園區搜集所得之部分標本,將提供科博館進行後續的處理、保存與研究,並協助墾管處維護管理及人員培訓等相關事宜。
而在這項簽約儀式會場,也展示過去墾管處捐贈給科博館的部份昆蟲、鳥獸標本,以及科博館過去蒐集恆春半島的兩棲爬行動物、海洋及陸地無脊椎動物等生物標本,化石、岩石與鑽探岩心等地質標本,還有可據以比對在中部地區考古挖掘的多件梅花鹿骨骼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