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寶林茶室 台南紅球 賞櫻

她最新研究登國際期刊 將修正板塊學說

中央商情網/ 2016.07.29 00:00
(中央社記者黃麗芸台北2016年7月29日電)過去板塊運動都認為板塊和軟流圈的移動方向是一致的,但最新研究發現,透過海底地震儀觀測到軟流圈並非總是跟著板塊移動方向走,推論軟流圈內應有小尺度運動(對流)機制。

國家實驗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林佩瑩先前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擔任博士後研究時的研究成果,昨天登上最新一期「自然」(Nature)科學雜誌,是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Lamont-Donherty地球觀測站、美國Woods Hole研究所及美國Brown大學所組成的研究團隊。

這項發現有可能修正過去地球板塊運動的方向和板塊組成結果,也有助對台灣板塊的了解。

發表內容提到,透過在太平洋中央佈放海底地震儀(OBS)的研究成果看到,過去科學家多認為地球板塊是在軟流圈上漂移,且兩者移動方向一致。

但研究卻發現,在夏威夷東南方2000公里處的太平洋板塊(700萬年前形成)是往西北方移動,其下的軟流圈卻是往東西向移動,兩者運動方向並非一致,推論軟流圈的移動可能受到其他因素影響。

因為以往研究「地球動力學」是靠全球地震觀測網(看地震波的傳遞以了解深層軟流圈)和反射震測(看淺層板塊情形)。

林佩瑩指出,這次研究是透過海底地震儀(OBS)陣列佈放在研究海域的海床上進行觀測與分析,透過由淺至深的地震活動訊號,可同時看到軟流圈和板塊變化情形。

她說,過去要在海上佈放地震儀有困難度,近幾年因OBS的發展克服了在海上架站問題,才能促成此研究及發現以前所無法看到的現象。

對於新論點是否衝擊到現有板塊學說?林佩瑩表示,原本認為的板塊移動和現在所觀察的現象有所出入,提出觀測是想讓各界一起來腦力激盪,結合各界力量,一起拚湊出各區域真實的板塊運動到底是如何發生。

目前,國研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中研院、台大海研所,以及日、美、澳等大學都已開始籌劃進行,預計2018年之後開始佈放操作。

林佩瑩指出,OBS發展最大問題就是電力,如何設計成省電且體積小,就是最重要的關鍵點,目前國研院仍在進行研發,未來可使用在海研一號、二號和三號,甚或漁船都可使用。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