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得天獨厚條件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潛力無窮

中央廣播電台/江昭倫 2016.07.29 00:00
這幾年日本瀨戶內海藝術祭和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成為許多台灣藝文愛好者朝聖的目標,但如果你願意將目光放到台灣後山的東海岸,今年7月底到10月,從花蓮到台東,沿著台11線,同樣有來自國內、外的地景藝術創作矗立在各景點,還有14間部落與藝術家工作室開放,以及多場音樂會與市場活動,串聯成令人驚豔的東海岸藝術廊道。蔚藍壯闊的太平洋、美麗的山景與原住民文化,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都讓今年才第二屆的東海岸大地藝術節顯得與眾不同,令人驚豔,也讓人對於它的未來發展充滿期待。

◎詩意的居住 8藝術家8地景作品

峨冷‧魯魯安:『(原音)我覺得加路蘭這個環境,在台東這個地方你可以看山看海,它有一個非常遼闊的視野,它的整個視野感覺很像它是在一個航道上,直接跟太平洋有一個可以直接對話。我也在很短時間內有一種想法,就是說我要做一個老鷹的形體裡面有鞦韆、還有吊床,在這邊就好好享受那個美好時光。』

在台東加路蘭遊憩區寬闊的土地上,有著一座用竹子搭建成老鷹造型的大型作品「風搖蘭」,以準備展翅高飛的姿態,伴隨強勁的東北季風,彷彿要飛翔迎向太平洋,在老鷹形體下,則架著吊床和鞦韆,形成一種另類的和諧狀態。這是近10年來備受台灣當代與國際矚目的魯凱族女性藝術家峨冷‧魯魯安以她生活在台東的感受所創作的作品。

來到「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都歷遊客中心,藝術家歐舟則在一棵眺望太平洋的大樹下,用竹子、泥土與繩索打造一個名為「泡風景」的作品,民眾可以或坐或躺在作品的凹處,閉上眼睛,沉浸在山與海的空間裡。歐舟說:『(原音)其實就覺得環境就很好,最主要把人放在對的姿勢,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你躺下來,你就會覺得很relax,整個躺下去的視野也就是環形視野,其實大部分都是看海,所以你可以泡在風景裡面,本身風景就是很美。』

像峨冷和歐舟一樣,為東海岸土地創作的地景藝術還有原住民藝術家撒部‧噶照在花蓮新社農田,以漂流木創作的一個既像章魚、又像發芽形狀的作品「土地上的快樂」;阿美族青年拉飛‧邵馬與西班牙藝術家共同創作的「光之殿」;達鳳‧旮赫地為紀念多位外籍神父一生在花東奉獻最後也長眠該地的精神,創作了一件海馬造型的作品「停駐;休息的地方」;藝術家簡俊成在金樽創作的「蝸居意思」,以及來自日本與印度藝術家的作品,他們的創作都呼應了這次東海岸藝術節主題「詩意的居住」。

策展人潘小雪說:『(原音)這次我們的主題叫「詩意的居住」,這種詩意並不是文學的那種浪漫,而是生活的一種真實,有一部分是非常辛苦的,有一部分卻是那麼美。你從這裡看過去,你就看到月光海,你在旁邊就有椰子汁就可以喝,然後豐年祭,從台東到花蓮,一個村落、一個村落接下去,那種自在,自得其樂的生活,怎麼不是詩意呢?可是又有另外一種辛苦,所以我們邀請藝術家來這個地方創作,把這兩個矛盾存在的狀況把它創造出來變成一件藝術品,讓大家了解我們這裡頭最真實的生活。』

◎14個開放工作室 感受花東藝術能量

今年的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同時邀請多達14個藝術工作室加入,從花蓮到台東,串聯成藝術廊道,在週末時段開放民眾參觀,與藝術家們互動。

在台東成功鎮的「實驗平台」就相當受到矚目。這個空間是嫁到台東的香港女性藝術家葉海地和她的另一半拉飛‧邵馬的工作室,主要展出他們兩人的漂流木創作、手工傢俱與繪畫、編織及陶藝創作,也提供其他藝術家展覽的平台。

葉海地說,就是因為東海岸獨特的山海美景和原住民藝術,才激發她的創作靈感。葉海地說:『(原音)我覺得東海岸它是一個台灣的一個很珍貴寶石一樣,它是那麼多的切割面,富有那麼多面向的美,這個美需要你慢慢跟它一直生活、一直生活的時候,才可以慢慢被發現的。我當然是希望透過不一樣使用的創作,去把我感受到的可以放在作品裡面。』

藝術家魯碧‧司瓦那承租的台東都蘭糖廠二倉展覽空間則是另一個人氣相當高的開放工作室。魯碧‧司瓦那從事藝術創作長達15年之久,她說,東海岸的藝術能量很驚人,只是過去沒有被看見。2002年一群原住民藝術家聚集在金樽海岸,他們自稱是「意識部落」,利用當時被當作垃圾的漂流木進行地景藝術創作,在綿延1公里的海岸展示,雖然只有短短3個月的時間,對於後來花東部落藝術發展的影響卻相當深遠,也才能在這次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中被凸顯出來。魯碧‧司瓦那說:『(原音)藝術生態的發生是很自發的,為什麼?因為都做自己的主人啊,然後它又可以物以類聚啊,它就會形成一股能量在那裏流動,我覺得是這樣,然後它跟主流又好像無關,也不在意,當我喜歡創作,我就自己做就對了,不為什麼,最起碼是自己很開心。當它的量愈來越多的時候,你看更多的人也被吸引到這裡,它就形成氛圍,其實這個能量飽和之後它就會發生了,就像現在。』

◎發展大地藝術 東海岸條件得天獨厚

儘管沒有日本瀨戶內海藝術祭的知名度,也沒有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的悠久歷史,才第二屆的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卻有著其他地方所沒有的得天獨厚條件,藝術家峨冷‧魯魯安就有深刻的感受。峨冷說:『(原音)我們剛來這邊,就覺得台東具備這樣的一個環境,就是它非常適合去發展所謂的地景藝術,當然瀨戶內海大地藝術這幾年紅起來,不過,我覺得台東它如果能夠發展出屬於自己在地的,你怎麼跟這塊土地對話,我相信它可以談的東西是很多的。如果因為作品,然後大家在這個環境被療癒,或者是讓自己是開心的,我覺得台東這邊具備這樣的一種環境,因為我自己也會在那種大自然的環境快速的被療癒。』

目前長住台東的編舞家周書毅今年也對東海岸藝術節留下深刻印象,他認為東海岸確實有發展地景藝術的環境,最重要的就是抓住定位,與在地孕育出的生命力緊緊相扣,凸顯藝術的原創性。周書毅說:『(原音)從創作開始,才能找到這個地方的那種原點,然後我覺得這個地方有很好天然的資源、文化,自然孕育出來的energy、那種生命力,本來就在這的!那麼不可思議,今天把藝術放過來,我覺得是要找到它最貼合的方式,我會說要創作,就是那個所謂的原創嘛。』

對於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主辦單位東海岸風景管理處其實已經有一套想法與規劃。東管處處長林信任表示,他們希望透過每一年的舉辦,累積更多作品和經驗,擴大藝術的質量,也希望能像日本藝術祭一樣,將地景藝術、土地與農作物、工藝品串連起來,藉由藝術家的藝術作品增添在地農產品及手工藝品的價值,如此一來,東海岸的觀光旅遊才能永續發展。林信任說:『(原音)將來我們發展,一定觀光的發展要朝永續,所以跟這片土地、跟藝術跟人文做結合,這個方向可能會慢慢越來越凸顯。』

才剛起步的東海岸大地藝術節走過第一年的摸索,今年不論在作品徵選品質或藝術家參與人數都提升不少,若能持續與在地人文環境對話,並邀請更多國內、外藝術家駐地創作,東海岸將有機會成為全台灣、甚至國際上一條閃閃發光的大地藝術廊道。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