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戰略錯誤必然戰敗(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

大成報/ 2016.07.27 00:00
(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日昨吾人撰文「國民黨應壯士斷腕痛改前非」,洪秀柱應斷然將黨產全部捐還給國家,以換取台灣人民之諒解,國民黨應置於死地而後生、置於亡地而後存;可惜國民黨還是頑強焦土對抗,最後還是不敵民進黨、時代力量和親民黨聯合起來的「台灣進步大聯盟」的大團結,「不當黨產處理條例」(後修正為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還是在昨天(七月二十五日)晚間九時經立法院完成三讀立法。國民黨可說又一次輸到脫褲子,真的輸得太難看了;如果洪秀柱主席聰明一點腦筋靈光一點、昨天趕快宣佈將海內外所有黨產(含黨產所捐成立的基金會)全捐給中華民國政府、全數歸公國庫,不再做困獸之鬥,就像當年「華北剿總」傅作義將國軍部隊整訓完畢列隊歡迎人民解放軍進入北平市以保全北平市眾多千年古蹟和數百萬人民免被共軍炮火之摧毀,(二戰時戴高樂也是如此方式不抵抗德軍而放棄巴黎市以保全巴黎市千年古蹟和人民生命一樣);所以「後退」有時是「向前」,不似國民黨1949年一「轉進」台灣便偏安孤島、混吃等死,用「反攻大陸」為幌子大歛其財;結果前方後方都緊吃,吃到變成全球最鉅富的政黨、吃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國民黨不仁以百姓為芻狗;14年前民進黨開始在國會要求處理不當黨產,惜乎被萬年掌控國會的國民黨杯葛退回306次(含休會時間在內平均半個月退回一次),連程序委員會都過不了關,國民黨此一流氓惡霸式的霸權作風終於讓台灣人民看不下去,今年一月十六日國會改選台灣人民就讓國民黨變成超級中小黨、也讓以行政改革績效卓著以「綠色執政品質保證」漂亮打出品牌名號的民進黨變成國會絕對多數黨,透過這次總統與國會大選台灣人民把處理不當黨產的尚方寶劍交給蔡英文主席所領導的民進黨,所以現在民進黨揮舞著尚方寶劍是台灣人民所授予的、不是民進黨自己鑄造的,國民黨顯然沒有認清這個事實,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和一些頭腦較差的立法委員時常說民進黨是「多數暴力」,民進黨所作所為是台灣人民賦予的且其論述是完全合情合理的,所以「多數」不一定是「暴力」,只有像昔日國民黨胡說八道的論述才是「多數暴力」,這是我時常說洪秀柱腦筋較差的明證;所以國民黨的對手不是民進黨而是台灣人民。

1945年到1949年的國共大戰,蔣介石也是搞錯方向以為他的對手是毛澤東所領導的共產黨,其實非也,他的對手是中國六億人民尤其是佔絕大多數的農民與勞工,在這些農工大力支持下、毛澤東領導的共軍人數與武器裝備都不如國民黨的黨軍,卻從西北山區的延安一隅出延河過黃河越太行山而下大江南北,讓國民黨蔣幫集團倉皇辭故廟橫渡黑水溝夾著尾巴逃亡台灣孤島;所以因中國人民之天助,毛澤東遂將共軍易名為「人民解放軍」,並且下令人民解放軍都要不眠不休的「為人民服務」;蔣介石搞不清敵我之勢最終害妻兒都要客死異鄉、終老一生無法再踏上故鄉土地,真是可憐之至。毛澤東也很同情老蔣老年堪憐、也數度透過雙方朋友故舊邀請蔣介石回鄉一敘,還為他賦詩一首:「乍看荷花戲水、粼流無數低迴,故鄉明月在,何時彩雲歸?」,這是失敗者的天命,但對於當年中國農工來說「蒼天已死、黃天當立」,蒼天就是作惡多端的國民黨天下、黃天就是新建國的共產黨天下,既然國民黨要作惡多端不顧天下蒼生人民死活,那就像毛澤東講的「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就隨他去吧」,結果這一去蔣介石就沒再回來、也只好在夢中夢遊故國山河了,哀哉!

如今洪秀柱所領導的國民黨又犯了蔣介石相同的錯誤,對絕大多數台灣人民要求的改革與轉型正義一直視若無睹,還一再頑強無理焦土抗拒國會各黨派對轉型正義處理不當黨產之努力,也讓台灣人民更深切理解到國民黨死不悔改的惡性本質,更深切體認國民黨的存在只會浪費國家社會資源,只會嚴重阻礙國家社會之進步發展,所以大家才會說「國民黨35席還是太多了」。

所以這完全是國民黨戰略上的錯誤,若國民黨領導人能及早幡然醒悟不當黨產的不該與丟臉、及早聲明昭告台灣人民全數捐出國內外黨產,不在胡說八道胡亂杯葛議程浪費國家社會資源,反正再怎麼杯葛議程也是無濟於事,台灣人民只給35席就是要國民黨痛定思痛、痛改前非,「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拋出壓死人的如山黨產回歸國庫;「不拿不該拿的東西」這是國校一年級就教的課題,國民黨人應溫故而知新,更要呼應洪秀柱主席發揚孫中山革命的精神-天下為公、大公無私的犧牲奉獻,像孫德彰先生傾家蕩產幫弟弟孫中山搞革命,若然如斯,則三十年後相信國民黨人還有機會在台灣幹總統,否則國民黨在台灣就真是多餘了-不公不義又自私自利、殘民以逞、監守自盜、中飽私囊,再讓這種政黨執政,台灣不但國不成國、家不成家、經濟凋敝、民生困難;國民黨再繼續惡搞繼續擺爛下去,台灣人民真容不得國民黨了。(作者郭憲鈴係大成報總主筆、曾任全國營造公會總幹事、現任台灣國策研究會會長)(本專欄言論非代表本報立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