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維持現狀納入民進黨新黨綱的多層政治意涵

美麗島電子報/柳金財 2016.07.26 00:00
文章摘要:誠如蔡英文主席所宣示,執政不是輪流討好各方的意見,執政是捍衛價值。果真如此,民進黨應捍衛的是具普遍民意與民主意涵的維持兩岸現狀論;現階段若採取變更國號、國旗、國歌等追求台灣正名運動,遂行以中華民國之名追求法理獨立之實,這將離散分化台灣社會,而非團結這個國家。 民進黨第17屆全國黨代表大會甫召開結束,這是政黨輪替執政後首次全黨重大會議。然總統兼任黨主席蔡英文在大會中談及兩岸政策論述並不多,惟會議兩項提案特別引起關注:即維持現狀入黨綱案及撤廢中華民國案。後蔡英文主席裁決交付中央執行委員會研議,避免派系間掀起一番論述大戰。

贊成者認為,這避免派系權力競逐與兩岸政策路線相互纏繞,彈性處理有效化解黨內衝突;同時也為維持現狀入黨綱跨出第一步。這項主張突顯民進黨向溫和的中間路線靠攏,回應八成以上的台灣主流民意,對推展兩岸交流、保障民主現狀、爭取國際支援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有其必要性。

然反對者卻認為,蔡總統不僅在大會沒有碰及兩岸政策和南海爭議;沒有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回應未完成答卷;沒有重申堅定維持現狀主張,反任憑激進勢力逕提撤廢中華民國,似有不妥。此外,全代會數個獨派團體聲援此案,提出建立新而獨立國家、制定新憲法及終結中華民國殖民體制訴求,形成內外施壓態勢。

這不僅失去向大陸當局表達善意機會,以解兩岸無九二共識關係生變之危;同時也加深台灣社會內部族群、省籍及國族認同衝突。然民進黨一旦通過維持現狀入新黨綱,這將產生頗具正向且積極性的多層次政治意涵。

首先是象徵黨政兩岸政策領域趨同性:激進派仍持較極端的台獨意識型態,尚未能在蔡英文政府/民進黨政府/民進黨三者間進行充分有效政策溝通協調,政府與政黨兩岸政策路線欠缺同步一致性。一個宣稱將依循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依憲法合法取得政權且第二次執政的政黨,內部激進派竟然提案「撤廢中華民國」,公開反對政府層面維持現狀的政策,實令人百思不解。

蔡英文政府一再宣示維持兩岸現狀及恪遵中華民國憲法,但激進派卻宣稱要推動正常國家運動公開反對。包括大會中提出「證件改用台灣與華航等國營事業正名為台灣航空」、「證件改用台灣、國營事業正名台灣」、「更改中華民國國號」 等案。足見黨政層面的兩岸政策路線仍存在分離現象。

民進黨與蔡英文總統在中華民國定位與兩岸論述上,歷經轉變。從認為中華民國是外來政權、流亡政府,轉為承認中華民國是台灣國號;從主張公投建國、一邊一國論,轉變為主張維持兩岸現狀;從主張公投制新憲法,轉變成宣稱遵循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及依據憲法;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撤除兩國論的主軸設定;參與世界衛生大會宣稱中華台北;針對南海仲裁案宣稱維護中華民國主權。若通過維持現狀新黨綱,依據後法優於前法,其效力高於一黨綱及兩決議文,即可令黨政層面兩岸政策路線相向而行。

其次是黨內務實派溫和中間路線抬頭:民進黨內中間路線發展頗為曲折,建黨以來務實派與激進派在事實獨立與法理獨立的爭論,印證台獨論述從溫和走向激進,再從激進轉為溫和。1991年《公投台獨黨綱》揭櫫獨立建國目標及2007年《正常國家決議文》推動公投制新憲、國家正名及台灣名義參與國際組織 ,皆顯示激進派占上風。

1999年《台灣前途決議文》承認中華民國,標誌新中間路線得以鞏固發展 。然2002年「一邊一國論」提出後,激進路線再度抬頭;若2016-2017年間制定維持現狀新黨綱,則恰可顯示溫和中間路線再度揚升。蔡主席可指示成立維持現狀入黨綱研議小組,藉此整合內部派系主張。

此次民進黨中常會權力結構改組中,溫和路線曾主張「一國兩市」、「憲法一中」、「憲法共識」及「憲法各表」,幾乎全軍覆沒;而較為激進的正國會卻擁有兩席中常委,顯示激進勢力不可小覷。若能說服激進派同意將維持現狀入新黨綱,這不僅展現蔡式領導魄力,體現其派系共主角色,彰顯維持現狀主張已取得黨內派系共識。

基本上,蔡英文兩岸政策追求維持現狀目標,體現台灣高達八成以上普遍民意、總意志及共識。根據歷屆民意調查顯示維持兩岸現狀,是台灣民眾最大公約數。這種溫和中間路線著重民主程序,台灣人民對未來兩岸終極狀態安排擁有選擇權,但目前並不會追求急統與急獨的激進路線去改變現狀。

復次是向大陸當局充分表達政治善意:蔡英文總統既然在政府政策層面宣示,依據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來推動兩岸關係,理論上「一國兩區」、「兩岸一國」、「憲法一中」意涵隱藏其中。大陸當局對台政策兩大訴求即是承認九二共識及反台獨,維持兩岸現狀主張展現高度政治誠意與善意。

蔡總統日前接受華盛頓郵報專訪表示,台灣當局不大可能在大陸當局要求的期限內接受「九二共識」。論者或以為這是蔡政府首次明確拒絕「九二共識」,而大加撻伐。「九二共識」到底是最大善意的橄欖枝,還是最後通牒之哀的美敦書,國、民兩黨有不同認知。國、共間對「九二共識」雖有共識,但內涵認知歧異;國民黨認為是「一中各表」,大陸則認為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蔡總統對「九二共識」的認知轉變,展現其彈性與善意。從認為虛構不存在,到認為不要以之標籤化兩岸關係;再提不是唯一選項;現則表示限期接受不大可能。九二歷史、九二會談精神及兩岸達成若干認知與諒解及求同存異精神,已相當趨近「九二共識」精神。維持現狀入黨綱雖未正面以對「九二共識」,但至少不會公開追求法理獨立。

最後是扮演區域和平締造者非麻煩製造者角色:從蔡英文主席致詞中可以理解,其冀望民進黨執政成為具有解決問題能力的政府,優先改革治理問題順序是內政、經濟、社會等議題,而非主動四面出擊引發捍衛台獨意識型態爭辯。維持現狀入黨綱恰可表達民進黨執政不會追求法理獨立改變現狀,利於建立和平而非對抗的兩岸關係框架及區域安全環境,藉由穩定外部以利內部治理改革。

進一步言之,民進黨若提出維持現狀新黨綱,就不可能刻意衝撞國際政經體系、區域安全與秩序,變成區域不穩定的麻煩製造者。當前國際反恐議題、朝鮮半島紛爭、中東問題、兩岸關係及東海、南海爭議問題,治絲益棼皆可能成為戰爭動盪根源。

即使美國總統大選後重返亞洲、亞太再平衡戰略獲得強化,盡量拉攏台灣形成軟圍堵大陸的島鏈防線,但台灣還是應在大陸、美國及日本等大國間維持平衡角色,不能完全一面倒向任一大國,應避免再度提出非預期性、挑釁性的兩岸政策訴求。維持現狀路線可確保類似「特殊兩國論」、「一邊一國論」主張,將不會再爆衝出來,進而危及區域安全與和平。

誠如蔡英文主席所宣示,執政不是輪流討好各方的意見,執政是捍衛價值。果真如此,民進黨應捍衛的是具普遍民意與民主意涵的維持兩岸現狀論;現階段若採取變更國號、國旗、國歌等追求台灣正名運動,遂行以中華民國之名追求法理獨立之實,這將離散分化台灣社會,而非團結這個國家。

【圖片為資料照】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