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南海仲裁後 陸學者:共同開發仍有可能

中央社/ 2016.07.06 00:00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6日電)南海仲裁案12日即將宣布裁決,有大陸學者表示,無論結果如何,都已對南海局勢及國際政治造成影響,而「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仍有可能,因為這完全取決於政治意願。

菲律賓在2013年向海牙國際仲裁法庭提出南海仲裁案,中國大陸一直秉持「不參與、不接受」的態度。大陸前國務委員戴秉國5日在美國華府更表示,即將公布的南海仲裁案裁決結果「沒什麼了不起,不過是一張廢紙」。不過,有大陸學者認為,這場不被中國接受的仲裁案仍有意義。

中國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與政策研究所副所長閻岩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表示,2014年底大陸外交部發出立場文件,系統性闡述為何不接受仲裁案。此仲裁案的正面意義就在於,中國大陸和菲律賓雙方都比仲裁案之前更明確自己在南海上的主張和依據。

但是她認為仲裁案的負面影響可能更大。一是南海局勢因仲裁案變得更加緊張,成為全球熱點之一,增加擦槍走火的可能,不利於南海和平發展。

二是仲裁案在一定程度上分化了東南亞國家協會的不同成員,因為不是每個東協國家都贊成用這種方式處理與中國大陸的關係,譬如柬埔寨、馬來西亞和泰國等就與大陸更為友好。三是中菲兩國關係倒退已衝擊經貿往來。

閻岩說,新任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已展現對中方較為友好態度,中方也一直呼籲就南海議題回到雙邊協商的談判桌上,因此「共同開發」南海仍有可能。

2005年中菲越3國的石油公司曾經達成「南海部分海域聯合海洋地震工作協議」,當時菲律賓總統為雅羅育,之後菲國提出仲裁案是在總統艾奎諾三世時期。閻岩認為,未來重拾這項協議是可能的,「因為這完全是個政治意願」。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