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靈鷲山10年和平大願 緬甸弄曼計畫啓動

yam蕃薯藤新聞/記者柯沛妤/綜合報導 2016.07.03 00:00
平和的生活維持不易,只有在世界的紛亂和戰爭中傾聽,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實踐,和平才得以跨越文化國族的邊界。靈鷲山佛教教團10年和平大願「弄曼計畫」已在緬甸啟動,心道禪師盼望眾人支持,在緬甸蓋一所「生命和平大學」,奉獻給緬甸、奉獻給人類。 「弄曼計畫:生命和平大學」是以佛法教育為主軸,使用緬甸教育學制,除了沙彌學院,還預計開設完整中小學、技職教育、大學,為在家眾學子提供教育機會。心道禪師在緬甸臘戌出生,一直有回緬甸辦學的心願;他説,這是他落實「愛地球、愛和平」的博愛願景,希望以實際行動來慈悲一切。 「弄曼計畫」中的沙彌學院,已於6月21日開學。小沙彌們學習佛陀法教,同時學習一般體制內教育課程,具備多種專業學養能力。 剛開始,小沙彌不習慣和家人分離,但很快就親近了佛。他們或許年紀小,童言童語中,對親情卻有各自的理解和體會。 12歲的梁康,當初外婆和媽媽陪著來面試,他長得非常莊嚴,學習反應也一級棒,兩年前爸爸往生,媽媽談到這一段眼眶又紅了。10歲的賓亞迪利決定轉學到弄曼時,特別拜託爸爸:「請不要再打媽媽!」 已剃度成小沙彌的梁康和賓亞迪利,都跟家人說不會還俗,發願終生出家,弘法度眾。7歲的塞彎則對爸爸說:「我會一直讀到10年級高中結束才回來,請你不要再喝酒了,好嗎?」 7月3日的「靈鷲山臘戌大善園寺愛學日校舍、道路、電力系統功德迴向典禮」,民眾熱情參與,以表演祝賀,包括景頗族、栗僳族、果敢族、苗族、傣族等族人身著代表性的傳統服飾,展現多元文化特色,讓參與者一起領會不同文化中的美好。   緬甸是由多民族組成的國家,官方法定民族共有135個族群。多民族、多種文化的特性,「弄曼計畫」中,亦包含「民族宗教文化館」的規劃設立。 典禮另有嘉賓雲集,包括緬甸前任副總統Sai Mauk Kham賽茂康、緬甸仰光省前行政總書記Khin Maung Tun、緬甸國防部北部東北部指揮將軍、緬甸東北地區軍事指揮官暨撣邦省長朋面將軍、仰光巴利佛教大學校長鳩摩羅尊者等人。 從早期的弄曼有機農場開始,靈鷲山佛教教團用佛法教育建立計畫主軸,輔以農業改良,使土地與糧食轉型,並帶進醫療資源服務地方,在建設學院同時,設置基礎民生水電工程。教育工作,則是最需要耐心的長期志業。 靈鷲山佛教教團2001年已在台灣成立世界宗教博物館,一直貫徹「尊重每個信仰、包容每個族群、博愛每個生命」的工作,透過不斷對話、交流與合作,累積20多年的國際經驗,竭盡所能的實踐了尊重與包容的信念。 心道禪師致詞提到:「每次到訪緬甸,看到民眾的日常生活裡,處處都有佛的足跡。緬甸保存了佛陀法教,是佛國淨土,2002年起,我每年都回到緬甸朝聖、供萬僧。」   心道禪師提醒,地球只有一個,我們都是生命共同體,地球的健康是人類生存的唯一依靠,所以,不能貪心、過度浪費去污染地球;不要瞋心,去戰爭毀壞地球;這些都是來自無明癡心,所以要靠教育來啟發。   心道禪師特別感謝一路護持的比丘、緬甸護法會、大善園寺團隊,以及緬甸中央與地方政府、臘戌地區文化會、同鄉會、教育界,以及各民族族人。他説,和平是世間共同的祈願,此願在人際與社會群體裡,也長存於民族、宗教與國家之間。你我都盼望生活在和平世界,使長者有寧靜,幼者有依歸,少壯者能一展長才。 靈鷲山佛教教團為世間埋下和平善緣的種子,發願從宗教、教育、慈善、醫療的角度走向世界。靈鷲山教團盼望,世間有緣者能一同參與護持。從利益一切眾生的理念出發,自利是智慧,利他即慈悲。也使台灣在國際和平交流中,分享己身能力,擁有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友誼。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