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基本上雖然是走勞工與社會運動起家的政黨,照顧弱勢工農階層尋求社會公平正義的衡平是民進黨的創黨精神與立黨的政治價值。然而,台灣目前的產業競爭經濟環境並非良好,國際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也屬於低潮時期,倘若台灣各大企業還處在勞資争議的動盪惡性循環困境當中難以脫困,不僅讓台灣產業難以跟上國際競爭的行列,同時,也會讓台灣內部的經濟環境更形惡化。其結果,對於身負執政重責的民進黨政府當然就是政治形象嚴重受傷且執政能力信任感更加雪上加霜的政治敗筆,也會讓蔡英文總統當家作主的執政信心與穩定度遭受更難挽回的政治挑戰。
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勞資争端的處理也可能演變成企業、工廠倒閉或關廠的兩敗俱傷雙輸結果,政府如果只是牽就於民意與弱勢員工的訴求,而不積極找出雙方可以妥協讓步的平衡槓桿,讓企業員工可以合理保障其基本權益;讓正當經營的企業可以有利可圖願意繼續經營,其結果,不是企業出走就是關門大吉,留下一堆龐大的弱勢失業勞工讓政府去收拾殘局。這是蔡英文政府在保護勞工權益之餘必須整體思考衡酌的勞資平衡政治道理,若不引以為戒審慎處之,恐怕未來看到的是資方企業群起圍攻新政府主事部會的「終止協商」最後通碟風起雲湧,或者是勞方因為企業或工廠關門到處哭訴無門的事件頻頻上演,終究是人民與政府扮演最後的輸家結局。
其實,華航空服員的罷工抗爭事件,已經嚴重影響華航的長期商譽與經濟損失,新上任的華航董事長何煖軒原本就是「官本位」的政治公關屬性人物,由他慷一半納稅人(華航是上市民營公司,官股約佔有一半比例)之慨「全盤接受」勞方的訴求來解決勞資争議争端,讓他來坐享其成穩坐官位,本身就是相當錯誤的政治示範。如今,他又以幾近委屈求全的態度來接受華航企業工會的勞方8項訴求,看在台灣工商企業界團體們的眼裡,這幾乎是等同喪權辱國的不平等勞資協商結果,難怪他們對於政府處理恢復勞工7天休假的争議事件也不得不採取立場強硬的「終止協商」手段來加以因應,否則,恐怕最後協商讓步的結果又是像華航事件一樣,政府完全偏向勞方,「企業買單」全盤接受。
勞資争議也好,勞工周休二日的7天國定假日取消、恢復或其他「一例一休」解套方案的政府、勞方與資方協商,不論最後發展結果如何,都是需要共體時艱、顧全大局的讓步妥協結果。如果,蔡英文政府與林全內閣不站在更加平衡的產業發展與勞工權益保護的政治角度去加以妥善解決,未來就可能演變成各方三輸的政治結果,可能真正傷害的就是台灣整體經濟競爭環境的敗壞與政府公信力的全面崩盤危機。屆時台灣不僅找不到真正的出路,賠上的可能也不只是經濟投資環境惡化、產業危機頻傳與快速上揚的勞工失業率而已,還可能讓台灣的政經社會環境從此更難有翻轉蛻變的重生機會。
台灣指標民調最新公布的民調結果顯示,上任才一個多月的林全內閣,施政滿意度與不滿意度幾乎是相同的數據,等於台灣的人民並不滿意林全內閣這一個多月的政治表現,這是新政府相當嚴重的政治信任危機,若不能趕快導正政府施政的政治偏差現象,對類似華航勞資争議事件有更讓外界耳目一新的防微杜漸新措施處理亮點,可能就難以挽回民眾的政治信心與信任感,將更不利於未來的政府施政與運作。
這是目前蔡英文政府新上台後毫無章法勞資争議事件的處理結果,其實已經埋下了更多複雜對立的勞資争議禍端與隱憂。為了討好廣大弱勢勞工的權益争取訴求以鞏固政權,政府帶頭讓步全盤接受勞方與工會的主張,未來群起仿效的勞資争議事件必定只會愈來愈多、愈來愈複雜困難而更加難以收拾,此時蔡英文政府錯誤的第一步的確已經開啟先例種下惡果,烽火連天、層出不窮的勞資對立争端將是新內閣失序、失控的一大政治警訊,若不能早思預防早作準備處理,恐怕四年執政就不是更換內閣就能加以解決,最後真正要付出的政治代價也不只是換黨執政而已,可能就真的是台灣未來發展的政治生機就此斬斷了!能不慎之又慎之嗎?
【圖片為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