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李建欣指出,73歲施姓老翁6年前因顫抖和行動緩慢,被檢出罹患巴金森氏症,經過DBS後,症狀改善,將持續在門診調整電極設定,希望達到減少藥物劑量的目的。
巴金森氏症是一種慢性腦部退化性疾病,主要是中腦黑質體中製造多巴胺的細胞退化造成,患者會出現肢體僵硬、顫抖及行動遲緩、走路不平衡、習慣往前衝、小碎步等症狀。巴金森氏症分為5期,到了末期,患者無法站立,嚴重者甚至連翻身都有困難。
李建欣表示,巴金森氏症臨床上主要是藥物治療及緩解相關症狀,但長期服藥後,易產生異動症及開關現象。DBS是近10年來的新療法,輔佐藥物雙管齊下,有效改善病情。
健保署民國104年1月1日已將「深層腦部刺激器」納入給付,這種醫材可產生電流調節病患腦內不正常的神經迴路,改善病患過多或異常動作(異動症),有效減少病人未來幾年的藥物用量、看病次數、併發症等,術後病人已有多數重回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