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民進黨需要擺脫對立枷鎖的新黨綱

美麗島電子報/黃創夏 2016.06.16 00:00
文章摘要:民進黨若揚棄自我閉鎖的意識形態,改用堂堂正正有前瞻的態度重新出發,自行改造,則鬥爭變成競爭,台灣對立的戾氣可消,民主更上層樓,它也能在兩岸及島內做出更大貢獻,相信不但更多優秀的專業年青人願意投入,台灣選民也會持續把掌聲化為選票。分水嶺上的民進黨也該有這樣的雄心壯志吧! 揚棄舊的包袱,絕不意謂「不愛台」或「賣台」。

因應局勢討論新的黨綱,更是成熟、務實,而且不被歷史包袱和仇恨枷鎖所綑綁的自信,更能展現有能力長期執政的擔當。

七月十七日民進黨將召開全代會,民進黨三十二位黨代表,連署提案「授權本黨(民進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根據蔡英文總統『維持現狀』論述,在今年2016年提出新黨綱,取代既有的1991年台獨黨綱、1999年台灣前途決議文、2007年正常國家決議文,以符合時代需求,凝聚台灣共識,強化本黨維護台海和平之穩健形象。」

修改黨綱當然是大事,這份連署提案可以預見將會引發民進黨內各方的多元討論,正是台灣本土性政黨,第一次完全執政的此時此刻,民進黨能有如此前瞻式的討論,對台灣與民進黨的未來發展,意義重大。

這份提案當然會讓許多人立刻聯想到二○一四年七月,曾有四十位黨代表提案過「凍結台獨黨綱」,兩者卻截然不同,今年的提案是一個「開放性」架構,並未具有對台獨黨綱有絕對之「針對性」,是面向未來,而非推翻過去。

其次,許多人會用膝蓋馬上聯想到會引發民進黨內各派系的角力與爭奪,也許會,卻不必過度擔心,更不該被派系爭論而自我綑綁!

從黨外到民進黨創黨歷程中,民進黨能快速成長和國民黨最大不同的就是「眾聲喧嘩」,能爭論而不爭鬥,讓台灣人民認識民進黨的民主精神和威權幽靈盤據的國民黨是如此之不同,而在國際社會上,更能彰顯台灣的民主深化在東亞社會中是如何珍貴。

除了民進黨內部的可能爭論,從台灣的「民主深化」以及「民主鞏固」角度來看,今年的連署提案還有多重意義。

首先,這份提案和過往威權國民黨,甚至是對岸列寧式政黨遺緒的共產黨最大的不同,就是真正回歸「人民主權」,黨並不能超越在民意之上,這份連署提案開宗明義指出是民進黨要去呼應台灣最新民意所選出的「蔡英文總統」論述,而不是要用「神主牌」去綑綁新民意,展現了揚棄「以黨領政」專斷的氣度。

其次,將「維持現狀」正式納入民進黨的新黨綱之內,也可以化解有心人士刻意曲解與放大過去的舊黨綱與舊決議文的卑劣心態。特別是向國際宣示,台灣新的執政黨絕對之維持台海和平和東亞穩定的氣度與決心,主動向國際釋出最積極的善意,如果還有紛擾,國際社會也更能理解理虧和蠻橫的是另一方。

在台灣內部,那些一直刻意抓住台獨黨綱當鬥爭工具,仍然不甘心的政壇失意客們,也不能再有說嘴的空間。

這些,都還只是政治權力運作上的效果,最最重要的是,台灣的「民主鞏固」,將有全新而不同的面貌。

這種新面貌就是,過去依靠那種舊意識形態而竄起的政治紛擾,終將發現對立政治的效果早已到了極限;而因為這種意識形態的包袱而造成的內部撕裂,合理化自己的無能等怪狀,反而使得台灣百姓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才是最最嚴重的「害台」。

根據薩謬爾‧杭亭頓等研究「第三波民主」的政治學研究指出,全球新興民主的普遍經驗,民主初期,最先搶上政治舞台的,必然是利用既有族群、宗教、階級等矛盾而加以擴大炒作的煽動家,他們會把原本只是相對性的隔閡加以絕對化與本質化,而將它變成仇恨;會把歷史過程中的災難絕對化和妖魔化,當成自己的政治資本。

過去的台獨黨綱等三大決議乃是建構在「本土/外來」、「獨/統」、「台灣人/中國人」、「愛台/賣台」這種仇恨二元對立之的基礎之上。最近的「洪素珠之亂」等等,追根究柢,都不是一時凸槌的講話不得體,而是那種意識形態最深處真正的心聲。

而這次大選,蔡英文的勝出已經證明,這樣的對立將再也得不到人民的支持。更顯示經過這幾年的演變,已對立為基礎的統獨論述之意識形態已到此為止。台灣跨過了民主發展初期以挑撥歷史仇恨與矛盾為政治資本的「煽動政治」這個陷阱。

正因如此,三十二位民進黨代表連署要有新黨綱提案,這當然是可貴的覺悟,但修正如果只在策略及口號層次,而不是在思想及意識形態層次,則隨時都會原形畢露,捉襟見肘。

別忘了,過去二、三十年之中,有一些比較激進的民進黨及其群眾早已形成一個封閉的乒乓球戲,別有用心的政治人物,甚至是想要假借名目,借體寄生的新興政治力量,都喜愛以刻意誇大對立的台獨意識教育他們的群眾,而群眾則反過來以同樣的意識形態讓他們無法動彈,這個互動圈子愈縮愈小,愈激者愈有力,這是典型的「作繭自縛」;再加上民進黨成長過程裡,黨內與黨外,都有一大群高度投機者變成插班生,以更激更獨更惡劣的方式媚民進黨之俗,使得這個惡性循環日趨惡質化。

這次大選,是蔡英文力抗統獨意識形態下的「維持現狀」當選;國民黨炒作的恐共情緒也不再有效,這都顯示出統獨意識形態的黃昏已到,必須將其揚棄。

因此民進黨首要之務就是跳離自己挖出來的陷阱,從正面來看兩岸歷史。近百餘年以來,兩岸各自都出現傷痛的歷史,而這些歷史的書寫主角其實都不只是兩岸本身,而是兩岸所處的歷史情境及當時的強權。到今天兩岸本身都已有改變,已到了不受環境所左右,靠自己的互動來重寫新歷史的時候了。

堂堂正正、不卑不亢、有尊嚴、有立場有遠見,這乃是台灣新政府當中,府院黨以及支持者都應共同努力之處。也只有以這樣的視野對待兩岸問題,台灣也才有可能跳開那非生產性的,將問題簡化為「統」「獨」死胡同。

緊抱神主牌,民進黨終將愈走愈窄,最後窄到意識形態掛帥與恨字當道。恨人者,不會有良善的心與恢弘的能力,這種人注定不可能解決問題,只會把問題愈搞愈糟。

民進黨若揚棄自我閉鎖的意識形態,改用堂堂正正有前瞻的態度重新出發,自行改造,則鬥爭變成競爭,台灣對立的戾氣可消,民主更上層樓,它也能在兩岸及島內做出更大貢獻,相信不但更多優秀的專業年青人願意投入,台灣選民也會持續把掌聲化為選票。分水嶺上的民進黨也該有這樣的雄心壯志吧!

【圖片為資料照】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