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類風濕性關節炎 好發於40~50歲

優活健康資訊網/uho新聞部 2016.06.13 00:00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為一慢性自體免疫機能失調疾病,估計全球盛行率約介於0.5~1%,其主要臨床表現是身體關節滑膜,及其周邊組織出現發炎狀態,以致肢體呈現疼痛、僵硬與腫脹感,若無適當治療與照護,恐引發關節受損而抑制身體功能。

值得關注的是,此病好發於40~50歲之中壯年人,且有二至三成患者於發病後三年內,因肢體變形失去功能,以致無法工作,對個人、家庭或社會造成嚴重的經濟負擔,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調查顯示,該病因病程較長且復發機會明顯,故美國用於治療RA的醫療費用高達808億。

「SMALL」5撇步 啟動治療

為了幫助台灣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走上順勢、減壓、正循環的治療之路,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醫師羅淑芬醫師,與中華民國類風溼性關節炎之友協會張玲瑗理事長,提出以下SMALL五撇步,包括:

1)tudy學習疾病相關知識/

積極了解病情,相信專業醫師不要誤信偏方,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2)eet主動與醫師溝通治療決策/

就診時多與醫師討論目前疾病控制與治療目標,有了良好的醫病溝通,不管是重、中、低度疾病活動度的病友,都有機會得到疾病緩解。

3)llow 允許自己放鬆/

病情發作時常讓病友感到緊張或憂鬱,輔助療法以及紓解壓力,有助於減輕臨床症狀,包括均衡飲食、戒菸、適當運動(太極拳等)、芳香療法、水療、物理及職能治療等。

4)isten參與病友團體/

透過病友支持團體吸收資訊,參與交流討論,共享彼此的治療經驗,對舒壓與疾病控制有正面的幫助。

5)ive用正念與疾病共處/

一旦確診罹患RA,病友需要用積極正面向的心態,面對這個惱人的慢性疾病,與醫師溝通,持續規律的治療,調整生活作息,多愛自己一點,舒緩壓力,維持正念,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共處。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