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美國博物館年會 台灣文化吸睛
美國博物館聯盟成員包含美國各地博物館館長、專業人員、策展人、展場設計公司、展示軟硬體開發公司等,每年在美國不同城市召開年會暨展會,歷年參展單位近300個,去年文化部首次參展,並成功牽起國立歷史博物館與美國德州國際藝術與科學博物館的合作交流,促成史博館今年5月份赴德州展出「原織原Weave-館藏臺灣原住民族文物展」,德州國際藝術與科學博物館的展覽則預定於明年來臺。
今年展會於5月26日至5月28日於華盛頓特區舉行。彙集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奇美博物館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等館所,具體呈現臺灣博物館群多元豐富的館藏文物及各異其趣的建築形式。展位設計結合臺灣茶園美景及抽象窗框,象徵博物館保存展示的文物與歷史如同文化之窗,觀者了解臺灣文化之餘亦能與博物館一同展望、共築未來的文化風景。
27日舉辦的交流茶會,邀請ICOM秘書長Anne-Catherine Robert-Hauglastine女士、摩爾多瓦ICOM主席Valeria Suruceanu、美國ICOM理事Deborah Ziska、美國國立歷史博物館榮譽館長Brent D. Glass、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Toniqua Lindsay、美國國務院外交中心Hilary Olsin-Windecker、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總務部長栗原祐司、南韓ICOM副會長In-Kyung Chang等貴賓蒞臨現場,與駐美代表處洪慧珠公使及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林詠能秘書長熱切交流。
26日安排「永續年夜飯」與「臺灣茶文化」兩場小型講座,以活潑互動方式廣邀來自國際的博物館專業人士體驗,參與者紛紛表達對於臺灣博物館的興趣並讚美其中展現的多元文化,文化部未來將持續推動協助國內博物館發揮自我優勢,透過國際交流不斷提升能見度,讓世界透過博物館之窗更認識臺灣文化。
圖說:交流茶會中貴賓交流互動熱烈。文化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