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從《丹麥女孩》看見勇敢蛻變的自己】

滔客/ 2016.05.30 00:00
2015年的一部英國傳記劇情電影:《丹麥女孩》(英語:The Danish Girl),改編自大衛·埃伯肖夫於2000年的同名小說,劇情描述史上第一變性人由男變女的過程,如今由湯姆·霍伯執導而成為一部電影,本片為2015年第72屆威尼斯影展的正式競賽電影,並在2015年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的特別節目組展出。(以上資料來源摘自維基百科)

(圖片來源:網路)

看《丹麥女孩》不只是一部引人入勝的好影片,對於劇中由艾迪·瑞德曼飾演莉莉·埃爾伯的細膩度也讓人折服。初時,由於妻子格爾達·韋格納的模特兒無法依約前來讓格爾達畫作,而要求丈夫埃納·莫恩斯·韋格納扮演女子,卻喚醒了其內在的女性,最終使得莉莉·埃爾伯不斷長大,而將埃納·莫恩斯·韋格納殺死了。然而,這樣的轉變,不僅對莉莉而言很困難,即便是其妻格爾達也需要有多少的勇氣與豁達,才能陪伴埃納變成莉莉。

圖片來源:網路

看完丹麥女孩,很是被其細膩的演技和情感吸引,尤其一個男子要模仿女人的細緻至如此微妙微俏,同時也有些感嘆在心中,即便莉莉最終成為了莉莉,即便她還是無法完成結婚生子的夢,然而,對莉莉來說,終於能脫掉男性的外徵而轉變成真正的女人,卻是最後心願的完成。而格爾達要從一個妻子角色轉換調適,身邊的丈夫變成了姊妹,到底,在那個年代,要有多麼豁達、多麼有勇氣,才能接受,甚至陪伴、照顧著這個細緻易受傷的“女人”。透過電影,也讓人不禁探討「性議題」,而同性戀僅是其中一部分。

●對於同性戀,你的接受度有多少?

幸好,現代社會越來越能接受多元性別,連法律都有一些設置,如多元成家等方案,然則,法律的設計,不過是保障了部分人的權益,真正的被接納、理解以及中間相關他人的調適等,卻非法律可以保護的。除非在教育體系之中,我們能被教育要用怎樣的心態去面對,如此,才能讓這些看似非主流,其實依統計數據卻佔大多數的人們(依實際資料顯示異性戀人口數佔比其實不高,卻是主流價值),也能感受到被關愛與接納。

而所謂心態,並非要強迫自己接受這樣的價值觀,而是要學會如何尊重不同的文化與價值觀,特別是那個人就是自己的孩子時,要如何面對自己、面對孩子,讓孩子依然能感受被愛,感受自己仍就是被無條件地愛著,都是一種智慧。

難嗎?真的很難,如果當事人仍執著時,就不會有改變的空間與可能性。而這樣的執著,不僅是對於性別的觀點與認知,在很多事情上,也是同樣的。如果永遠只堅守在自己看到的世界,固著的觀念就少了彈性,也少了與他人內在相遇的可能性。

●關於做自己,如何勇敢做自己?

反觀,如果自己就是那個同性戀時,又有多少勇氣能承認、面對、接受,即便他人無法理解時?

勇敢做自己,不是一句口號,也不是一時衝動與莽撞的認為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生活中相信不乏有以下情況:有些朋友見面不到二、三次就自我揭露是同性戀者,沒有絲毫的難為情;然而,卻也有另一些人,閃閃躲躲地直到被求證是同性戀者後,仍能感受對方有很大的不安全感。同樣的事實,卻因為不同的自我價值認知而呈現不同結果。而這份自我價值認知,無可厚非地,家庭與成長背景一定有其影響,然則,後續自我的調適與價值認定更重要。

所以,你/妳到底有多勇敢能夠做自己?這不僅來自對自我的內在有多大的安全感,更包含對自己的信任,以致於能支持一個人能好好地做自己,而做自己這件事,也同樣不只是在同性戀的議題之上,是不是同性戀,不過只是另一種事件的樣貌與呈現。

近期,在書中讀到一段很美的文字,這句話是這樣說地:「愛不一定要感覺良好,或讓人感受到慰藉。它常常是要求你走出你的舒適圈,變得勇敢又脆弱,敢於受傷。」

愛是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圈,變得勇敢而敢於受傷。

也許我們都曾經因為受過傷而變得不夠勇敢,然而,要能再體會愛、能夠勇敢愛自己、親近他人,很多時候,卻是要讓自己走出那個舒適安全的堡壘,不斷在前進過程中替自己加油、打氣,然後,因著自己的努力或他人的陪伴,重新找到力量做回自己。

在《丹麥女孩》身上,我看見的,不只是她的勇敢,也看見她的支持。而有時候,很多時候,即便所有人都不認同,只要身邊最親近的那個人願意為你/妳擋下所有的風雨,願意支持、陪伴另一個人,就已足夠!

理性的分析與觸讀之後,回到感受裡,《丹麥女孩》的確是一部值得細細體會其間情間的好片!看著埃納在鏡前假想自己是女人的身材,看著埃納悸動地穿上女裝,看著他變成她,很多情緒,不用言語,早已表露無遺!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