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湄公河三角洲90年大旱 越南稻農處境艱

中央社/ 2016.05.29 00:00
(中央社越南慶興28日綜合外電報導)越南重要的稻米產區湄公河三角洲面臨90年來沒遇過的大旱,創下1926年法國殖民政府有記錄以來之最,加上政府堅持其稻作政策,農民生計岌岌可危。

林氏稻農位於湄公河三角洲心臟地帶的秧苗開始枯萎時,她面對一個艱難的抉擇:是要讓這些稻子在焦乾的土地上枯死,或引入河裡的鹹水,給它們一線生機。

和許多老經驗的稻農一樣,她用鹹水來試試運氣,結果稻作幾天內就被鹹死。

38歲的林氏說:「我13歲起種稻,從未看過這種景象。2月只收成1袋。我們去年還有1.4噸。」

「紐約時報」報導,科學家指出,引發東南亞極端高溫,同時導致降雨減少的聖嬰現象日益劇烈,是湄公河三角洲農作歉收的主因。

但原因不只這一項。科學家指出,越南共黨政府要求越南稻農必須一年三穫,取代傳統的一或兩穫,導致土壤養分耗竭,乾旱的衝擊更嚴重。

由於湄公河水位較以往低,因此海水進入下游河段,而且往上游挺進,吞沒稻田。

湄公河三角洲的13省人口達到1700萬,占全越南總人口五分之一。政府表示,這些地區正為海水滲入農地所苦。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3月表示,該地區20萬戶家庭嚴重缺水,且數目持續增加。

鹹水早已入侵三角洲,但大旱致使湄公河及其支流淡水量不足,因此無法稀釋海水。科學家說,鹽分的危害更加嚴重。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顧問阮有進(Nguyen Huu Thien,音譯)表示,稻作危機凸顯政府有必要調整其對種稻的高度依賴,並以更有賺頭且實際的替代方案鼓勵養蝦事業。

康乃爾大學湄公河三角洲研究員高曼(Timothy Gorman)則說,許多越南農民明白鹹水有助於養蝦,但是他們因種稻而享有補助,所以沒有轉而養蝦的動力。

此外,越南政府在湄公河上游興建水壩發電,外加中國在雲南省興建水壩,也使問題更棘手。

越南當局表示,中國3月已讓步,打開雲南的水壩閘門,然而水量太小,無法改變越南稻作的歉收。(譯者:中央社徐崇哲)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