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圖騰的運用時常能看見電影或者任何影視作品之中,使用「圖騰」來象徵或者暗喻情感,又或者框定觀影者的既定印象。簡單地舉幾個例子:蝙蝠俠之於蝙蝠燈。每當一片黑暗的天空亮起蝙蝠燈,我們會知道蝙蝠俠要出來打擊罪惡了。這是一個比較有「象徵」意義的圖騰例子。再舉個「暗喻情感」的圖騰例子。雨夜,西湖橋上有名寂寞如雪的女子淋著細雨,望向煙雨迷濛的湖畔。男子拿著一把紙傘浪漫邂逅,從此那把傘的傘骨被女子做成洞簫收藏著,隨時攜帶在身邊。那把「洞簫」就成了暗喻情感的圖騰,觀影者自然而然地會將那段浪漫的初遇情懷寄託在那把洞簫上。也就是說洞簫成了那對男女之間的「情感物」,每當那名女子開始吹蕭的時候,觀影者彷彿能聽到女子對男子的思念之情。如果那把蕭不小心折斷……那就代表著男女間的感情消逝或遇到阻礙,這是影視作品中常見的手法。框定既定印象的圖騰又是什麼呢?直接舉個例子:動物方程市中的動物形象,當觀影者看到「狐狸」的時候,第一個直覺聯想是「狡猾」、「綿羊」=「溫和」、「老虎」=「勇猛兇殘」、「獅子」=「王者領袖」我們第一眼就能被這一類的印象給框定了,一旦這個既定印象被劇本給反轉了,那反轉的過程就具有很好的戲劇衝突性。在動物方程市中我們可以看到狐狸的溫柔忠誠的一面,同樣也有綿羊貪婪的描寫,而這些就是迪士尼這幾部動畫成功的原因之一。【以下有嚴重劇透,閱讀前請勿被雷到】森林法則,求同不一定能夠存異。《與森林共舞》是迪士尼最新出品的一部電影,有別《動物方程市》暗喻這麼多的偏見、階級、現實。情節相對也較為簡單,但是簡單並不代表電影不精采。主角毛克利是被遺棄在森林由黑豹巴西拉和狼族撫養長大的狼孩,但是他總是做出一些不同於狼的行為。這個從電影一開場黑豹對於毛克利的訓練中,不免可以看出編劇的用心,很快地介紹整個世界觀和毛克利的「特殊性」。而這個特殊性也幫助觀影者很快地定調這部電影的基調。短短的幾分鐘過程,我們可以知道在主角生長的這一片森林中,主要的核心族群是「狼」,從毛克利回到住所,對著母狼喚一聲媽媽時,觀影者很快地就能知道毛克利與狼群的關係。同時也給了我們心中一個電影會走的方向,這個毛克利如何在這麼大的森林中「求同存異」而這部電影的冒險肯定會繞著毛克利的「特殊性」進行。這裡也反轉了「狼」給人類的既定印象,多了一點溫暖、也多了對親情的保護、還有族群認同。和平岩露出,反而帶來不和平。除了開頭精彩的特效畫面好看以外,劇情節也算緊湊,很快地劇本就進入了冒險的危機衝突前階段。森林有森林的規矩,當和平岩露出的時候,動物之間不能互相攻擊,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設定,既合理又顛覆觀影者們對森林「弱肉強食」的印象,而這個設定也給了這一座森林一個「歷史觀」還有「規則」。而這部《與森林共舞》還有一個高明之處,這一場「和平會議」出現的動物多樣,編劇也不用花費太多的逐一介紹「牠們」。為什麼呢?恰恰是因為這篇主要說的「既定印象」,我們從小耳濡目染的教育,我們對動物的生性理解,就是最好的人物介紹。而編劇也只挑願意且與故事相關的「角色」反轉印象,以達到製造衝突的目的。到老虎謝利的登場,這部《與森林共舞》的危機才正式浮出檯面,當然我們也可以透過其他動物的反應來看出「老虎」在食物鏈上的地位,即便他不屬於這一座森林,也是位於食物鏈的頂端。老虎威脅主角的原因也非常簡單俐落,老虎謝利被毛克利的親生父親用火燒傷了眼睛,牠咬死了毛克利的父親卻在幾年後發現了遺漏的孩子毛克利。說是人類不該與森林動物一起生活,說白了就是自己要斬草除根。每當既定印象的反轉,對觀影者都是一次欣喜若狂。在狼族商議之後,狼王為了森林的和平,還有毛克利的安全,權衡之下,只能委託黑豹,將毛克利送回人類的村子。途中,他在森林深處遇上了巨蟒。巨蟒姐姐充滿磁性的聲音,幾乎連赤兔也淪陷,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查詢一下誰是配音員唷(害羞)。就在毛克利命懸一線時,棕熊巴魯閃亮登場救了毛克利,有觀影者說這人熊組合可媲美兔狐組合,棕熊巴魯必將成為新的國民老公,這個赤兔不與評價,但棕熊巴魯確實是挺有魅力的角色。為了報答巴魯,幫它摘取懸崖高處的蜂蜜,毛克利即使生長在森林,他的思維仍然有著人類對於器皿或這工具的善於利用,他機智地利用了藤蔓。利用智慧做了一台簡易型的垂吊機。這一段輕鬆愉快的過程,讓觀影者暫時得以喘息,同時毛克利也與巴魯成為了好朋友。當然編劇也從劇情安排中反轉觀影者對「棕熊」的既定印象,毛克利在熊窩附近被另一個地盤的猴子抓走。毛克利是黑豹撫養長大的,所以黑豹去救無可厚非,情理之中。而巴魯一開始對於毛克利僅僅只是「利用關係」,加上「懶惰」這個既定印象。當巴魯為了救毛克利,不顧自身安危與黑豹一起攀岩的時候,觀影者也同時露出了笑容,這個角色成功了。我們看到了友情、也同時看到了棕熊的善良。在這個過程中,老虎謝利找上了狼王阿克拉,在那一場對談中,狼王的沉穩是相當令人敬佩的,有一種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擔當,這段是唯一出乎赤兔意料的情節,畫面處理也相當俐落,只見老虎猛然咬起狼王往山下一拋,一代狼王就這樣殞落了,就這樣?沒錯!就是這麼簡單,其實看了這一段,赤兔心裡還是一直期盼著狼王沒有死,只是身受重傷,最後故事結束還是會回歸族群,但是並沒有如赤兔所願,算是結局留下的一點遺憾吧。那朵紅花,森林的任何東西都抵擋不了。「火」對於森林來說代表著毀滅,能掌控毀滅的自然就站在食物鏈的頂端。毛克利從巨大的狒狒王口中無意得知了狼王阿克拉為了維護他被老虎謝利所殺的事,傷心氣憤的毛克利從人類的村子偷走了火苗,火苗過處,森林燃起了大火。在謝利和狼族面前,手拿火把的毛克利被恐懼的隔絕了,每個動物開始質疑毛克利對於森林的意義,連撫養自己長大的狼族也動搖了,也害怕自己了。然而這個善良的少年在面對自己的族群時,果斷地把火把扔進了河裡,他用機智把老虎引進了燃燒的森林處,而燃燒的大火也被象群用牙挖出的小河熄滅,旁白說到,這是第一次一個孩子團結了整個森林,森林又回到了安靜祥和的時候,劇情到此也告一個段落。毛克利時刻被森林排斥著,可是只有自己才可以決定自己什麼樣子,不是和別人一模一樣才是最好的。人,本來就是與眾不同的。沒有特殊複雜的劇情,只有簡單的童真冒險,我們何嘗不是在這座名為「社會」的水泥森林中,爭取所謂的「身份認同」?剛剛踏入社會時,總會覺得自己和社會格格不入,開始抗拒公司的規則卻又不得不遵守,缺乏安全感,總覺得危機四伏,周圍總有刁民要撕碎我們,也有善於魅惑還想吞掉你的妖魔鬼怪,還有真正想要踩著你上位的居心不良者。內心排斥前輩的教誨卻又不得不聽從,身旁總有一個能欣賞自己卻又跟熱愛自由的朋友,前輩卻說那個朋友只是在利用你。社會是如此危險,我們很難去適應這個複雜又艱險的世界。直到那麼一天……我們發現「天生我才必有用」每個人生來的不同都是上天安排也是最大的饋贈,人生來就是與眾不同的,只是在成長中,活得不太一樣。盲目的遵從了本來不屬於「自己族群」的規則,習慣性地聽從了前輩的教誨,被朋友傷透了心後開始放棄世界,或者被壞人迷惑、被詐騙集團詐騙了。甚至為了某些不得已的緣由屈服於權威之下卻說不出口,這些遭遇,容易讓人迷失了自己。這些零零總總,是不是有點像這部《與森林共舞》呢?希望還沒看過這部電影的讀者,也能親自去體會這個簡單卻又真實的動畫電影。尋找自己真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