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羋月秦楚宮廷宴揭密 原來魚丸源自楚平王

卡優新聞網/范詩敏 2016.05.14 00:00

繼「甄嬛傳」後,演員孫儷主演的「羋月傳」,再度引爆「宮廷熱」。像是六福皇宮主廚團隊就研製出羋月時空背景相關的宮廷大菜,道道都有典故來源,讓老饕一面品嚐精緻可口的佳餚,也能進一步了解歷史文化的意義。

「羋月傳」襲捲全台,日前復興航空贊助「史上第一位太后」孫儷來台宣傳,掀起婆婆媽媽討論度;故宮博物院也搭上熱潮,即日起舉辦號稱史上規模最大的「秦文化與兵馬俑特展」,讓民眾對秦朝文化有更深度的認識,一窺當時義渠人的草原民族生活。

六福皇宮頤園北京料理主廚李湘華,則是歷時半年考察戰國時代秦楚文化,取材自屈原楚辭、秦宮祕史中的陽春白雪、珍珠魚圓、仙丹翡翠,搭配招牌黃袍北京鴨,將2200年前的菜餚送到現代餐桌上,打造出「秦楚戰國宴」套餐,每套8,888元/4人。

「秦楚戰國宴」套餐每道菜都有典故,像是前菜「龍鳳描金攅盒龍盤柱六品碟」是以「楚辭」中記載資料研發而來,包含炮豚、鹵汁油雞、炸烹天鵝、陽春白雪、牛筋、羊羔等6件小菜,呈現出羋月傳中楚國的美食特色。

「平王珍珠魚圓盅」來自春秋時代楚平王喜吃魚,但吃到魚刺便大發雷霆、動輒處刑。膳官在切魚時,偶然發現刀背拍打可除骨去刺,再將魚肉揉捏成丸,不但保住了自己的人頭,還受到大王讚譽有加,更創造全新的料理手法。

相傳秦始皇不斷追求長生不老秘方,有方士誆稱「仙丹」須配「翡翠環」才有效用,因此御廚將瓠瓜切片、挖空成環,再套入河蝦,也就是「翡翠環」,雖無藥效,但口味清雅、口感別緻。而六福皇宮頤園主廚以龍蝦替代河蝦,端上「仙丹翡翠龍蝦環」;而「秦皇鮑魚燒裙邊」來自方士童子入海求仙、東巡駐蹕的典故,主廚以鮑魚搭配肥厚甲魚裙邊紅燒,一次品嚐兩種鮮味。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