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102年癌症登記報告,肺癌繼續蟬聯國人死亡率第一位,每年奪走約八千多人的生命!而約9成的肺癌為非小細胞肺癌,然而非小細胞肺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約2/3患者發現時已為晚期,因此許多晚期存活時間常不到一年。但現今有更多肺癌治療的標靶藥物,癌友確診後應遵循醫師治療建議,並進行基因檢測找出致病基因,選擇對症下藥的標靶藥物,就有機會穩定控制病情。
EGFR陰性 仍有1成5機會為ALK陽性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腫瘤內科吳銘芳醫師指出:除了環境中的致癌物,基因的易感性有可能讓病友更容易得到肺癌。過去先發現的基因是EGFR(表皮生長因子接受器),近年來還發現了ALK(間變性淋巴瘤激酶)基因。ALK基因在正常情況下應處於「休眠」狀態,但在ALK陽性的肺癌中,ALK基因錯位後會與其他基因融合,這樣的基因錯位所產生的融合蛋白就會導致癌細胞形成、增生及轉移。
EGFR無突變的肺癌病友,有10~15%的ALK基因突變比例。ALK基因突變的情形雖與族群、性別無關,但是研究發現,完全沒有抽菸或只有輕度抽菸史、以及年輕的族群(平均年齡52歲),有較高的ALK基因變異比例。
晚期肺癌別灰心 先基因檢測再選標靶
吳銘芳醫師指出:在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上,早期可進行手術,然而多數患者發現時已為晚期,目前晚期多採取標靶治療。若檢測後為EGFR陽性,可使用特定的標靶藥物進行治療;若EGFR基因檢測呈陰性,可再進行ALK基因檢測,若檢測結果為ALK陽性,也有相對應、有效的標靶治療藥物可供治療;根據臨床實驗結果顯示,ALK基因陽性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標靶藥物,在化療無效後開始使用,仍可延長無疾病惡化存活期達7.7個月。
目前已經陸續研發出越來越多治療藥物,除了EGFR的標靶藥物,健保署也於去年通過針對ALK基因變異的標靶藥物健保給付,病友年平均省下超過百萬的治療費用,減輕經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