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樹科大《鑿》出精粹的生活美學

中央社/ 2016.04.27 00:00
樹科大《鑿》出精粹的生活美學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60427 15:53:00)樹德科大生活產品設計系109名同學今日以《鑿》主題創作出48年件作品,驗證大學四年學習成果,內容包括居家、節能、醫災防護、戶外休閒、關懷設計及工藝等作品,其中《餘盛》、《虛實》、《乘坐式高樓逃生緩降機具》並已入圍金點新秀獎。

《鑿》展覽日期即日起至4月30日止在該校設計大樓一樓大理石廣場展出,時間上午10時至晚間8時,最後一天提前至下午3時閉幕。朱元祥校長、董事長夫人沈秉傑女士、顏志榮副校長、陳武雄主任秘書、林群超主任、陳慶樑主任等蒞臨參與開幕。

系主任林群超說明《鑿chisel》是設計人的探索問題的過程,藉由雙手鑿做,設計目標、確鑿不疑,進而找出生活精髓,鑿出設計精粹,創作你我的生活美學態樣,同時也感謝總指導洪芝青、王宗興等十位老師的日夜指導。

《餘盛》由李倢頤、洪筱涵、羅翊心三人設計,利用光觸媒科技,與光接觸產生化學反應,驅走細菌及氣味,減輕廚餘發酵產生的惡臭及細菌,讓廚房成為舒適的使用空間;而蚊子出没的夏天,烹飪者不必再忍受廚房熱氣與蚊子侵襲,觸媒產生的二氧化碳還可成為另類捕蚊燈。

《乘坐式高樓逃生緩降機具》設計者為林霈萱、曾小宸、邱柏翰,以火災現場瞬息萬變,如何分秒必爭逃離現場為發想。創作團隊說明,經常在報章媒體聞知火災發生時,高樓逃生者常因不當操作緩降機,造成墬樓傷亡情況。因此該產品設計改善複雜的緩降機使用方式,採用直覺式操作,在高樓火場逃生時只需坐上機具,繫好安全帶,將懸臂固定架往外推,即可逃生,比起傳統緩降機操作更安全、容易逃生,且機具本體材質為輕金屬,耐重程度高達130公斤。

《Alive 逃生緩降設備》是劉佑亮、朱雅梵、王琬婷等設計,以坐椅及人籠概念,快速將逃生者帶離火災現場,為避免上下樓層逃生時的速度降低,創作團隊也將逃生緩降設備的設定位子交錯,避免撞成一團。

《虛實》由李昀珊與陳淑蘋二人創作,將茶具造型設計融入生活,茶具設計以實體與線條轉換,真實及倒影的風格是主要設計元素,作品同時結合金屬材質,讓造型更具現代感。

《鐢》由林威宇、張哲綾、陳建任設計,以臺灣常見的樟樹,把樹頭做桌腳、樹幹及不鏽鋼做成桌面,或是樹幹搭配鐵件成為椅子。三位同學充份利用複合媒材創作出另類生活美學,也為現代工藝融入自然生態、傳承、美感的靈魂,讓工藝家具情感價值與意義流瀉奔灑。

2025台灣老年人口比率將超過 20%,醫療產品需求將增加,因此陳于玄 李修全 蔡昇宏設計的《攜帶式居家抽痰機》,就是讓照顧者能立刻上手。該設計是以抽痰操控把手概念,固定旋轉速率的痰管,也可大大減輕病人的不適感。創作團隊說,市面上常見抽痰機只有痰杯及馬達,因此設計之初也特別改善醫療器材僵硬的視覺、縮小體機,以方便攜帶。

《載一騎》是彭幸儀與謝孟璇二人為解決單車載運物品的問題,而有了拖車與單車結合的想法,以因應不同需求者可使用拖車載物,亦可固定在自行車架上,一舉數得。

《雨聚 Umcoat》是王泓文、吳婉㚬、鄭艷雙三人為雨季的來臨,考量不同場合可能會同時用到雨傘及雨衣,造成攜帶負擔。因此結合兩種雨具,研發雙重功能的「Trans-coat」產品。「Trans-coat」改良簡便雨衣,利用三折傘的摺疊法及連動方式,將片狀骨架結合在雨衣,提高便利性,減少空間浪費,更為雨具發展提供環保的創新形式

戴佑竹、徐巧菱、吳咨欣三人的《懷新思舊》以國小課桌椅物件轉換為情感,以新方法及思維結合傳統,創造出話題性產品。

每當在置放汽車安全椅時,大人總要彎腰進入車子,小孩不舒適,大人也易閃到腰,也些大人還得同時收納嬰兒車放置行李廂,獨留兒童在車內。陳樂萱、曾翊捷、陳彥均三人發想了《Mommy Easy GO》,以救護車概念,將嬰兒車及安全座椅結合,嬰兒車推入車內即成安全椅,可減輕成人操作的步驟及擔憂,小朋友進出車內也更加舒適。

馮庭源、柯景豐、林勇志三人觀察發現,一日活動臨時廁所,往往在活動結束後,水肥箱有一半的空間未滿。因此《路跑專用流動廁所之創新設計》可縮減水肥箱多餘容量,以男女分廁原理,將男用尿斗移往箱體外側,男女可同時如?,達到紓解如廁人潮。此外,透過門鎖的機構設計,提出更直覺式的使用狀態互動。

《鑿》畢業成果發表會,5月13日至16日移至新一代世貿一館B2展出;並於5月28日至6月3日在本市大東文化藝術中心參加【2016青春美展】。樹德科大產設系洽詢電話:(07)615-8000轉3802;或洽畢籌會蔡同學,行動電話0985-982-025。

訊息來源:樹德科技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92277.aspx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