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時代擺弄 印度加爾各答華人凋零

中央社/ 2016.04.24 00:00
華人在印度的故事之一(中央社記者康世人加爾各答24日專電)距今200多年前,一些華人飄洋過海遠赴印度討生活,但最後又因時代動盪擺弄了這些華人的命運,最終在加爾各答落地生根,再因命運捉弄,讓華人社群逐漸凋零。

致力在加爾各答保存中華傳統文化和華文教育的印華文化發展協會會長鍾河芳,是加爾各答的第二代華人,在加爾各答出生,今年已高齡75,但說起華人移民加爾各答的歷史仍精神奕奕,侃侃而談。

在英國殖民時期的印度,曾有4、5萬名華人居住在此。在加爾各答,最大的兩個華人族群,一是較多從事木匠與雕刻的廣東人,另一是從廣東梅縣移居到此,從事皮革業的客家人。

此外,加爾各答華人社群中,早年還有賣綢緞的山東人、開洗衣店的上海人和江浙人,及從事鑲牙與齒模業的湖北人。

談到首位落腳加爾各答的華人,鍾河芳表示,18世紀到印度做茶葉生意的華人楊大釗,1780年聽聞英國政府在加爾各答經營糖廠不成功,就跑去見英國總督,表示願意承接糖廠。

在英國總督同意後,楊大釗返回中國,並於1782年帶了110名苦工到加爾各答,在阿齊普(Achipur)設置糖廠,這批華人被認為是最早落腳加爾各答的華人。

他說,19世紀,英國人為發展印度茶業,就找廣東人來印度種茶,來的大多是木匠和手工藝師父,他們都被帶到阿薩姆省茶園工作,一些人後來回到加爾各答,就以木工手藝營生,幫英國人製作木製品,或者幫忙裝潢船隻內部木造結構和設施。

至於多數從梅縣到印度的客家族群,鍾河芳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英國的皮業不足以支應印度需求,計畫在印度設皮革廠。在製鞋業者建議下,皮革廠就開在加爾各答,當時有兩個客家人跟英國人學做皮革,他們就在加爾各答的塔壩(Tangra)設立皮革廠。

就這樣,梅縣的客家人聽到印度討生活比家鄉容易,愈來愈多人到加爾各答塔壩開設皮革廠或投入皮革業,創造印度東部皮革業的繁榮鼎盛時期,鼎盛時皮革廠達300多家,占加爾各答皮革產量的1/3。

加爾各答僑界領袖、開設鞋店和鞋廠的第三代華人陳學良說,他的阿公是在1910年左右帶著15歲的兒子,從中國到加爾各答塔壩從事皮革業,剛開始一點一點的做,最後變成一代傳一代,工廠也在1930年註冊,到他這一代已是第三代,但他的孩子不想繼承這個家族事業,未來事業會不會繼續傳下去,還不知道。

比起塔壩客家人較多,加爾各答真正的舊中國城是在寶廣場(Bow Bazar),那裡的華人更多,也來自不同的省份。

湖北同鄉會會長毛齊蔚是第三代華人。他說,湖北人比廣東、客家人來得晚,但也已經100多年了,他的祖父從緬甸來。當時湖北天門縣人都從緬甸、泰國帶著鑲牙手藝過來,並在加爾各答落腳從事鑲牙業務,到現在,許多本地湖北人都從事牙醫業。

但這些華人即使落腳印度,仍抱著「落葉歸根」的傳統觀念,心裡想著總有一天還是要返回中國大陸。但由於時代動盪,歷經八年抗戰、中共叛亂,到中共建立政權發動階級鬥爭,讓大陸整個局勢更加動盪,不但在加爾各答的華人放棄返回故鄉的念頭,連已回到中國的印度華僑,也想辦法逃出,回到加爾各答。

鍾河芳還記得當時自己還小,看到爸爸哭泣覺得很奇怪,後來才知道,中共1949年建政,爸爸在中國大陸的家產全部沒了;因為無法回到中國,印度變成了他和父親的祖國。

被迫斷了回中國念頭的加爾各答華人,卻沒想到留在這裡,遇到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印度政府把所有中國人都當作敵人,即使是印度出生,許多華人還是被印度政府抓起來用火車送往拉吉斯坦省(Rajasthan)的集中營關押。

華人被抓去集中營,一關就是5、6年,一些第3、4代華人還在集中營出生;印度政府之後決定釋放華人,拿了表格要華人填,讓華人決定要留在印度還是回中國,結果有3/4的華人擔心再遭關押,就決定回中國。

回去中國的華人,面對的是毛澤東持續發動反右等階級鬥爭的專制恐怖政權,但留下來的華人,卻也面對印度人的持續仇視。

鍾河芳說,當時走在街上會被罵「中國賊、滾回中國去」,而且到哪裡都要有政府核發的通行證,連做生意都困難。

因此,又有許多華人決定離開印度,移民美國、加拿大、澳洲。

留下來的華人則憑著吃苦耐勞的拚勁,終於遇到皮業景氣循環的興盛期,但又碰到印度政府開始注意到工業汙水汙染環境的問題,1995年開始以斷電、關廠等方式強迫華人把皮廠搬到郊區。

因此,現在的加爾各答,華人從鼎盛時期的1、2萬人,目前約剩下3000到4000人;皮廠也從鼎盛期的300多家,剩下45家;華人文化與傳承,也因而逐漸凋零。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