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進口食物惹禍? 台灣穀果戴奧辛毒性微升

NOWnews/ 2016.04.22 00:00
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世紀之毒的戴奧辛,人體暴露的途徑有超過95%都來自食物,雖然國內戴奧辛排放量已由93年的每年300克大幅降低至目前的每年僅44克,但成功大學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長期追蹤卻發現,台灣的穀物、水果和油脂中戴奧辛毒性濃度雖未超標卻有些微上升的趨勢,推估應與國內大量依賴東南亞等國進口有關。

成功大學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是接受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委託,自2004年至2012年在傳統及超級市場進行各種食物的採樣戴奧辛類化合物,並進行調查分析。

成大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主任李俊璋表示,從時間趨勢來看,台灣的肉類、乳類、蛋類以及蔬菜等食物中戴奧辛類化合物的毒性當量濃度,呈顯著下降趨勢,與其他國家的結果是一致的。

但值得關注的是,研究發現,台灣的穀物、水果和油脂中戴奧辛類化合物的毒性當量濃度則呈持平或些微上升之趨勢,與其他國家報告的結果相反。以毒性當量(Toxic equivalency)濃度表示,9大類食品中,又以蟹(1.243)和大型海水魚類(0.6)較高。

為什麼明明戴奧辛排放量大減,卻沒反映在穀物、水果和油脂等食品的濃度?研究團隊推斷,除了可能是因為穀物和水果是台灣南部重要的農作物,而台灣南部重要工業之一的鋼鐵業正是戴奧辛類化合物的主要排放來源之一之外,大量依賴國外進口也是原因。

李俊璋強調,國內各類食品中的戴奧辛類化合物毒性當量濃度皆未超過歐盟、台灣的食品安全標準,危害風險不高,推估像蔬菜等食品之所以會些微上升,原因可能在於全年供應需求大,必須依賴國外進口,尤其是東南亞等國家所致。

戴奧辛類化合物為脂溶性化學物質,專家建議,民眾應避免大量食用含高動物油脂食物,並減少大量攝取大型掠食性魚類及其內臟等戴奧辛化合物含量較高的食物;食用肉類時少吃肥肉;選購鮮乳時,盡量以低脂鮮乳為主;並且多攝取豆腐、豆類食品等植物性蛋白,和蔬菜、水果、穀物等食物,食用蔬菜、水果前充分洗淨。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