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秘魯總統大選 一面牆道出兩樣情

中央社/ 2016.04.10 00:00
(中央社利馬10日綜合外電報導)許多秘魯人今天前往投票所投下神聖一票,是想選出得以阻止國家經濟成長流失的新總統;但也有數以百萬計秘魯人,卻是從頭到尾,就沒感受到經濟有過成長。

法新社報導,沿著首都利馬東南山脊豎立的一面牆,被當地人稱為「恥辱之牆」,這面長6英里、布滿鐵絲網的牆5年前設立,將富裕的卡蘇拉瑞那區(Las Casuarinas)和貧困的班普羅納阿塔區(Pamplona Alta)一分為二,原意是要避免犯罪入侵卡蘇拉瑞那的豪宅、泳池和青青草坪。

但對住在牆另一邊,棲身爛屋子,沒電又缺自來水的7500名居民而言,這面牆只代表了社會對立,助長犯罪。

居民哥梅拉(Amelia Gomero)表示:「他們建這面牆時,我很難過。我在這裡,不是因為我喜歡髒,而是因為我需要工作。」

她從北部移居此地,想到利馬碰碰運氣,而「那面牆的存在,只提醒了我是窮人」。

居民表示,總統候選人沒一個來過這裡拜訪選民。

慈善組織「樂施會」(Oxfam)的研究員孟多薩(Armando Mendoza)表示,「要重拾經濟成長,迫切需要需要解決的就是不平等這個重要議題」,而「政治人物不懂那點」。

礦產豐富的拉丁美洲國家經濟因大宗商品價格下滑深受其害,惟秘魯受創較低,外國公司數世紀以來競相前來開採銅、銀、金,2006至2013年的秘魯經濟欣欣向榮,年成長平均達6%。

2014年經濟成長趨緩降至2.4%,去年回升到3.26%,但對某些選民而言,這樣不夠,抱怨即將卸任的總統烏馬拉(Ollanta Humala)做得不夠多。

經濟學家龔薩雷茲(Jorge Gonzalez)表示:「短期間內,新總統必須讓成長達到4至5%,才能讓人重拾信心。」

「而要符合所有人的期望,長期而言,就得透過結構性改革,來達到7%的成長。」(譯者:中央社鄭詩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