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故宮「書中龍也」展 看名家臨摹王羲之名帖

中央廣播電台/江昭倫 2016.04.01 00:00
國立故宮博物院台北院區明起(2日)推出「書中龍也—歷代十七帖法書名品展」,展出歷代名家臨摹或詮釋王羲之晚年致友人的信札集「十七帖」作品,藉此呈現書聖原有墨蹟的書法之美,以及該名帖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影響和遞變。

書聖王羲之的「十七帖」為晚年寫給友人信札的合集,因為第一札起首寫有「十七」二字而得名。原蹟見於唐代,但早已失傳,後人大多藉由傳世的臨、摹、刻本及文獻著錄試圖勾勒原帖的樣貌。

「十七帖」全篇書體主要以草書為主,線條遒勁有力,姿態勻稱優美,宋代人譽為「書中龍也」,自古以來就是學習書法的典範,包括敦煌出土的唐人臨帖、北宋蘇軾「臨漢時帖」,甚至後來元明時代的書法名家趙孟頫、董其昌都曾臨摹。另一方面,俞和以放大字體及直幅書寫重新詮釋,可以說是「十七帖」發展史上的一大變革。

明代中晚期一直到民國以後,「十七帖」的臨寫仍持續不斷,其中乾隆皇帝表現多元。清代書法家劉墉則以泥金書寫,裝飾意味濃厚,各有風采。

故宮副院長何傳馨表示,這次選展院藏歷代「十七帖」相關作品共13組件,民眾不只能一窺王羲之名帖原蹟之美,還能欣賞歷代名家如何傳承王羲之書法的傳統,是相當難得的機會。何傳馨說:『(原音)這次展出來歷代關於「十七帖」的刻體、刻本,還有一些有名的歷代名家他們臨摹、臨寫的「十七帖」的作品,所以可以看到就是說「十七帖」它本來的面貌是甚麼樣子,後來經過歷代書家他們的臨摹、詮釋,他們的練習, 從「十七帖」裡面去傳承王羲之書法的傳統。』

「書中龍也—歷代十七帖法書名品展」4月2日起在故宮台北院區展出至6月26日。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