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主要作者、博士生王其可(Qike Wang,音譯)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螞蟻的觸鬚是主要感覺器官,但在這項研究之前,我們並不知道觸鬚也可用來發送訊息。」
科學家發現,螞蟻觸鬚可傳遞的資訊,包括牠們來自哪個巢穴,並對其他螞蟻表明自己是敵是友。
研究團隊觀察數百隻螞蟻身上的表皮碳氫化合物(cuticular hydrocarbons, CHCs)。這種似蠟物質覆蓋在螞蟻、蜜蜂、蒼蠅與其他昆蟲的體表,使其避免脫水,同時也是螞蟻間進行化學溝通的一項關鍵。
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移除一隻螞蟻觸鬚上的CHCs,並使其他部位的CHCs保持完整,結果發現,不同巢穴的夥伴並不會攻擊這隻身上仍保有CHCs的螞蟻。研究者因此指出,螞蟻觸鬚上沒有CHCs,會使得「敵友」訊息消失,而觸鬚上的CHCs是螞蟻群用來發送所屬巢穴訊息的媒介。
王其可說,「我們跟其他人一樣,都假設觸鬚只是接收器,但大自然總是使我們驚訝。」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皇家學會報告生物科學版」(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