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喬治亞青春火焰 卡蒂雅登台炫技

民生@報/陳小凌 2016.03.15 00:00
【文/陳小凌】「鋼琴是最黑暗的樂器,是音樂孤獨的象徵。」首次訪華的喬治亞鋼琴家卡蒂雅,樂評認為她的彈奏帶有一種優雅的孤獨感,甚至憂鬱,她認為這並不是個負面的批評,在獨自一人巡演的過程中,孤獨和憂鬱本來就是她的寫照。

這位八年前奪第12屆魯賓斯坦鋼琴大賽銅牌將的鋼琴家,溫暖卻帶有些許憂思的彈奏風格,或許反應出喬治亞民間音樂的特性,她本人也坦承這種特性,也充分的影響她的音樂觀。「如果我想要與聽眾分享,我必須有堅強的心理狀態並忘記來自舞台的壓力。」卡蒂雅將在3月16日於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辦首度來台的鋼琴演奏會。

第一次造訪臺灣,卡蒂雅對臺灣最大的感受便是臺北街頭的綠意盎然,雖然伴著細雨,但是城市樣貌中的綠樹林蔭讓臺北不同於其他都會叢林,多了一份生氣與活力;她也表示早已聽聞臺灣觀眾的素質和品味,能夠來到臺灣演出她也感到非常高興。

29歲的卡蒂雅出生音樂世家,與姐姐Gvantsa受喜愛音樂的母親啟蒙,開始接觸鋼琴。三歲習琴,一直以來都存在於她的生命。六歲就以獨奏家的身分與交響樂團合奏,但卡蒂雅不喜歡被視為神童,「我無法理解為何人們要在一個小孩身上施加這麼多的期待與想像,又要有成就,又要事業成功!」對她而言,她只專注於彈琴以及與家人一同相處的時光,成為精湛技藝的巨匠也不足以吸引她。

在音樂風格上,她擁抱早期的鋼琴大師,包括拉赫曼尼諾夫、李希特、顧爾德。她最喜歡阿格麗希的獨特,但卻不將阿格麗希視為她應該要模仿的對象,她表示:任何人都不應該被模仿,因為模仿會讓音樂喪失原真性。她認為自己是個全然的二十世紀人,她覺得當代作曲家不是全然能詮釋音樂的完整性,也因此,她並不是那麼認同當代的鋼琴家。

卡蒂雅她也表示::從小她喜歡閱讀,除了跟姊姊一起彈琴之外,就是閱讀文學作品,躲在獨自一人建構的想像世界中,造就了孤獨的個性,她也認為鋼琴家必須要有認知,在音樂的路上是孤獨的,最終與自己相伴的只有鋼琴而已。

不喜歡參加國際大賽的卡蒂雅認為:真正的藝術不是比賽輸贏可以決定的,音樂沒有高下,只是存在不同的詮釋,因此,她沒有再參加任何國際大賽的打算。

這些年,無論是獨奏音樂會或室內樂音樂會,卡蒂雅曾至倫敦威格摩爾音樂廳、阿姆斯特丹的皇家大會堂音樂廳、維也納愛樂廳演出。此次台北演出曲目:穆索斯基《展覽會之畫》以及史特拉汶斯基《彼得路西卡》等,是選自她的新專輯《萬花筒》,取名為《萬花筒》是因為她認為:「萬花筒捕捉了現實世界的當下,並轉化成美麗多彩的景象,音樂也是如此」。

同時,也演奏卡蒂雅的初戀-李斯特作品,她表示:「在彈奏李斯特作品時讓她有戀愛的感受。」

圖說:首次訪華的喬治亞鋼琴家卡蒂雅。陳小凌/攝影。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