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賴翠霜「發聲」 身體測溫度與記憶

民生@報/陳小凌 2016.03.08 00:00
【文/陳小凌】科技與人性,真實與虛擬,分界究竟在何處?是否還能嘗試回歸自我,聆聽心裡最深層的感動與記憶?編舞家賴翠霜說:「現代人生活太依賴網路,透過網路隱匿窺視彼此生活,希望藉由舞蹈,重新檢視與喚起這些漸漸被遺忘深層的感動與記憶。」

2016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從聲音出發,邀請台新藝術獎首獎編舞家賴翠霜全新創作《發聲》,結合聲響設計與空間、肢體發生親密關係,將舞者動作轉化為具體的聲響,並與現場電子音樂共同發聲,營造一個超時空聲音環繞場域。

賴翠霜說:「這次的創作經驗很特別,以往編舞都需要仰賴音樂,但這次需要反向推敲,從肢體去設想聲音和生活的關聯性,以及聲音對人的情緒有哪些影響?」「發聲代表著兩種意涵,一個是事件發聲、一個是聲響的發聲,除了即時聲響、電音效果外,還包括生活與記憶聲音、繁忙節奏的聲音及網路媒體帶給我們的影響,當舞者身體成為情感的接收器與揚聲器,轉化成記憶的殘響與回音,並與現場人聲、電音同時發聲,會產生什麼樣創作火花? 」

為了讓舞作中的聲響更具立體感與真實性,邀請旅德新媒體創作的音樂家謝瀞瑩參與,運用大量的即興多聲道音響系統營造劇場內多層次且環繞式的空間聲場,同時,使用聲音感應裝置擷取舞者的肢體動能,轉化為具體的聲響,並與現場電子音樂共同發聲,結合肢體語彙,以空間聲響完成跨界合作。

此外,舞台亮點打造有如屋簷的斜坡設計,象徵家也代表一個個孤島,舞者們在屋頂下試圖在困境中發聲、講述記憶。賴翠霜說:「屋頂代表家的意象,許多記憶與開始都從家而來,它也可以是一座孤島,有寂寞與單獨個體意涵。」同時運用大量塑膠布,「塑膠布代表被水淹沒的屋頂,也意涵著回到生命初始的意味,如嬰兒在羊水裡孕育生命的成長,聽到外面世界與母親的聲音,對生命開始的記憶之聲。不過,也意味著在紛擾的社會裡,我們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與自我,這代表著真實與虛擬交織的記憶之海。」

劇場導演鴻鴻說:「翠霜這次作品牽涉到記憶、遺忘、情緒與身體經驗,將這些因素轉化為具象化的劇場,舞蹈僅是溝通工具媒介,要表達的是強烈的戲劇性情境。所有表達複雜東西掌握精準,看她的作品很容易投入,翠霜雖個子小小,作品卻帶有強大的舞蹈能量,讓觀眾內在攪動,甚至流汗,挑起身體與感官的動能。」

《發聲》3月25至27日於實驗劇場發表。

圖說:編舞家賴翠霜新作《發聲》。陳小凌/攝影。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