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二二八事件已是無可否認的歷史傷痛,但有關二二八的相關爭議卻沒有隨著時間一一獲得解決,且在幾近撕裂的意識形態下任何有關二二八的「新真相」都很難獲得對方的認同。最近在PTT戰史版上就有一篇以數據分析文章的指出,在二二八財團法人基金會提供的文件中,有關國民政府接收台灣時從民間「接收」多達30億美金的數據,和二二八有10萬台灣人死亡的說法,似乎與數據呈現的實際情況有所不符。 一位名為kau76901的網友在〈課本上沒有教你的歷史(8):二二八事件之數據面面觀〉文章中指出,由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提供的資料所記載的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利用公權力掠奪台灣的非軍事物質達到約「三十億美元」一事,若依基金會在原文記載的1945年再用通膨來計算,這些30億美金的價值在當年竟然足以維持當年美國三分之一的太平洋艦隊,更可替當年台灣的母國日本,多製造出9艘大和號戰艦、9艘航空母艦和1萬架飛機。 作者也依規模遠大於台灣二二八的納粹暴行做對比,發現即使是壓榨和屠殺猶太人,以及掠奪佔領國的物資後,納粹德國也不過在歐洲奪得約5億多美金,作者也換算出如果這些30億美金運用在美國二戰的武器上,不僅足以裝備40艘航空母艦、三十萬輛坦克4到5枚的原子彈,更兩倍於二次大戰的中國戰場所消耗的美援,顯然不論怎麼換算,所謂的台灣遭國府掠奪30億美金的數字明顯有問題。 而30億美金被掠奪也表明台灣當時的GDP絕對高於30億,而戰前的日本GDP總額也才74.9億美金,割讓台灣等於是將日本的生產力砍半,而作者也就文中提到的國府從台灣得到與美械差不多的10億日械提出質疑,認為整個二戰日本能不能產出10億美金的日械都有問題,非軍事重點的台灣要如何被榨出這些龐大的數字? 因此作者提出兩個假說,認為30億美金是將二戰16億租借法案屋則與戰後14.7億美的有償軍事援助的加總,而不是國府從台灣搜刮而來,第二個就是基金會索引的來源,也就是《被出賣的台灣》作者、前美國駐台副領事葛智超本身未經查證所得出的錯誤數字。 另外葛智超的數據問題似乎也不只30億美金,作者再以經濟的角度來檢視葛智超的二二八台灣死亡達10萬人說法,認為台灣在被國府接收時以3.98%成長率,贏過日本昭和戰後經濟高峰的3%和戰前的1.5%,倘若真有10萬人死於二二八事件,以當時6百萬人口來計算,等於會少到1.6%的生產力,然而從當年的生產圖表上卻沒看到預期的下跌,彷彿就像是沒發生過一樣,除非犧牲者恰好都是非農業或相關產業人員,或是事件死亡的人數與葛智超所說的不符,否則不可能不會在經濟數據上留下痕跡。